2014年某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共674家,实际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58631人,同比下降4.3%。
关于2014年该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2014年该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整体利润率(利润/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
平均每家住宿和餐饮业单位收入不到1000万元
2014年收入降幅最大的门类平均每家单位收入超亿元
卫生和社会工作类平均每家单位的收入为各门类中最高
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0160个,比上年末增加229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550个,占34.9%;博物馆4918个,占48.4%。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16.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0%,中级职称占12.7%。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960.61万件,比上年末增长2.3%。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3754.25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51.40万件。
2011-2018年全国文物机构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分三大区域看,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减少。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上年减少190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112万人,比上年减少482万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634万人,比上年减少617万人。
分省看,2017年各省农村贫困发生率普遍下降至10%以下。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及以下的省份有17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
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加894元。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其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丰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粮食、肉羊等部分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农民家庭一产经营净收入人均2826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897元,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全面快于全国农村居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10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3723元,增长6.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119元,增长11.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2325元,增长14.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
2017年全国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最高的是:
人均工资性收入
人均经营净收入
人均财产净收入
人均转移净收入
2015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其中技术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比上一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8.53万公里、省道32.97万公里、县道55.43万公里、乡道111.32万公里、专用公路8.17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61万公里、0.69万公里、0.23万公里、0.81万公里和0.14万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万公里。
2012~2015年,全国公路密度同比增量最低的年份是:
2012
2013
2014
2015
2012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23.7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11万公里。公路密度为44.1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3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7.34万公里、省道31.21万公里、县道53.95万公里、乡道107.67万公里、专用公路7.37万公里、村道206.22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40万公里、0.80万公里、0.59万公里、1.07万公里、0.47万公里和9.78万公里。国道中,国家高速公路6.80万公里,普通国道10.54万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等级公路为全国四级以上公路(含高速),等级公路里程360.9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5.60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85.2%,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增加2.83万公里。
2009-2012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增速最慢的年份是:
2009
2011
2010
2012
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1-2014年,全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占上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重的最大值是:
59.5%
59.9%
60.9%
61.7%
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比上年减少1.92万所,招生1695.72万人,比上年减少40.35万人;在校生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64.95万人,比上年减少5.2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4%,其中男女净入学率分别为99.50%和99.58%。
在师资方面,2008年全国小学教职工613.29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2.19万人,比上年增加0.9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小学总数的增长率约为:
-6.4
-6%
6%
6.4%
2014年福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较江苏:
多6.4%
少6.4%
多5.9%
少5.9%
2003年以来,全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9.1%;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年均增长3.4%;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3%。
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571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超过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人均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为5公斤、25公斤和93公斤,比2002增长了27.7%,8.8%和15.9%,年均分别增长2.8%,0.9%和1.7%;人均猪牛羊肉、禽蛋、牛奶和水产品分别为45公斤、21公斤、27公斤和42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长17.8%、18.2%、166.8%和35.0%,年均分别增长1.8%、1.9%、11.5%和3.4%。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其中,稻谷亩产量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长8.0%;小麦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长28.1%;玉米383公斤,增长16.7%。2011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为2148公斤,比2002年增长72.2%,年均增幅为6.2%。
假设2012~2015年四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年平均提高的百分点与2006~2011年六年年平均提高的百分点相同,则201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
65.5%
63.7%
69.1%
66.9%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6年,全国有近10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29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200万家,而到了2017年,全国农家乐数量已达到了220万家。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较2015年增加了110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0%,较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13~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约增加:
2倍
3倍
4倍
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