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句话中用了“似乎”一词,并且给“颠覆”加上引号,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增加文章的幽默趣味性
为后文观点埋下伏笔
使表达更加严谨周密
表达对该研究的讽刺态度
某电视专题片介绍了三位富有诗书才华的古代帝王,片中先后出现了《玉树后庭花》“千古词帝”“瘦金体”等内容。
这三位帝王分别是:
南朝梁武帝萧衍、南唐后主李煜、隋炀帝杨广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
魏文帝曹丕、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玄宗李隆基
南朝梁武帝萧衍、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
科普创作的要求委实非常高,既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又要具备_______的科学专业基础,甚至在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相当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系统 研究
全面 学识
完备 积累
扎实 造诣
财产安全一直是人们忧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人们无法保障其个人财产的安全,就不可能有积极性去创造财富,即使创造财富,也会转移。个人财产的安全,既体现在保有环节,也体现在交易环节。为避免交易风险,需要通过国家机关的登记行为来确认其物权状态,从而保障其真实性,登记行为本身是以国家信用做担保的,而国家信用的背后又是法律信用。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交易风险 物权登记 法律信用
财产安全 交易环节 国家信用
财产安全 物权登记 国家信用
物权登记 国家担保 法律信用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发表致辞,提出在( )建立( ),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武汉,“国际水杉中心”
文昌,“国际海桑中心”
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
上海,“国际海滨木槿中心”
①能克服地球引力的火箭是不能“发现”的
②“发现”一词与自然界的规律有关,发现规律就像是在海洋中发现过去人们不知道的海岛
③而“发明”一词,只与我们如何利用和建设这些海岛有关
④火箭只能被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来,这是发明
⑤而万有引力定律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被发现,发现它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⑥人们常常把“发明”混同于“发现”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⑥①④⑤②③
①④②⑤③⑥
⑥②③⑤①④
⑥⑤①④③②
“80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在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批被商业运作出名的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手。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充满希望”的一代
“80后”的由来
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
“80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由某科普研究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相比之下,我国的科普人力资源严重失衡,尤其是作为科普源头的科普创作人力资源更是________。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事业,成为________。国家也在倡导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说,这也是________的事情。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难以为继 燃眉之急 义不容辞
凤毛麟角 重中之重 理所当然
后继无人 人心所向 舍我其谁
捉襟见肘 当务之急 责无旁贷
日常生活中,摄像头几乎与我们如影随形。不同部门、单位甚至个人都安装了摄像头,出现了人们所到之处几乎处处都有摄像头的乱象。有专家指出,“摄像头乱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与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体现在使用主体的权限、设备的规格、监控人员的资质及素质要求、监控资料及数据的复制、传播等方面。因此,完善与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即可以解决“摄像头乱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在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视频监控资料未经合法程序即被复制、传播的现象
在解决其他社会问题上,法律法规的完善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一些人对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认识不清也是“摄像头乱象”产生的原因
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在行业内部已基本达成共识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受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消极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受众的性格差异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人受到某种特定刺激就必然引起某种特定反应
坚持读者需求导向并不能为受众创造最大利益
社会对电视节目庸俗化倾向普遍存在担忧心理
取消电影分级制度未影响其观众的数量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