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16世纪)时间基本相同的历史大事件是: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对于下列三条陈述和以上推测的论证关系,哪项评价是正确的:
Ⅰ.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修建日期距秦代不足百年。
Ⅱ.秦始皇死于盛夏出巡途中,尸骨经长途颠簸运回咸阳,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
Ⅲ.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至今没有发现被盗痕迹。
Ⅰ支持,Ⅱ、Ⅲ质疑
Ⅰ支持,Ⅱ质疑,Ⅲ无关
Ⅰ、Ⅱ、Ⅲ均质疑
Ⅰ、Ⅱ、Ⅲ均支持
一家艺术馆馆藏了6幅18世纪画家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按其价值由低到高排列如下:F、G、H、S、T和U。绘画作品F、G和H是风景画,而S、T和U是人物肖像画,每次这6幅作品中只能有3幅作品展出并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展出的作品不能全部是风景画;
②如果展出的作品中只有一幅人物肖像画,则这幅人物肖像画必须是作品U;
③任何时候,H和T不能同时展出。
下列情形中哪项如果为真,则该展出中必须要有作品S:
作品T参展
作品U参展
作品H是该次展出中唯一的风景画
该次展出要么有作品F,要么有作品G,但这两幅作品不同时参展
一项涉及67个国家的调查材料显示,在19个国家里,每4个人就有1个以上的人死于饥饿,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非洲饥饿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20世纪90年代中国饥饿人口数量减少了
20世纪90年代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
很多国家的饥饿率仍在上升
全球饥饿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历史的变局,往往隐藏于一些被史书一笔带过的细节中。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它利用竹、木、牛角和兽筋的弹性,将箭矢投射到远处,以杀伤野兽和敌人。但只有经过多年严格训练才能百步穿杨,洞穿重甲则需要过人的臂力。中国人在春秋时开始大规模使用弩。弩利用机械,将拉弦和射击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动作,于是使用者可以脚踏弩臂上弦,以腰力补充臂力的不足,之后精确瞄准。这种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秦汉两朝的农耕民族军队可以击败长于骑射的匈奴,迫使他们西迁,改变了欧洲历史;也使宋代在缺乏骑兵的劣势中,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数百年,发展出辉煌的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在史前时代,独木舟和木筏就已经帮助人类迁徙到大洋洲。在那之后,船使河流和海洋成为人类运输的快速通道。一辆八匹马拉的马车可以装载四吨货物。而八个人驾驶的船可以运二百吨货。船运给河流和海洋的沿岸带来了繁荣,人在水运的枢纽处聚集,形成城市,而城市甚至王朝也因此依赖于航运。中国南方的粮食通过河流只能运到开封,北宋不得不在这个危险的地域定都,最后付出惨重代价;南宋的泉州因为海运贸易而繁荣发达,也恰恰是泉州的失陷,让蒙古人获得了南宋的船队,南宋失去最后的抵抗机会;在元明清三个南北统一的朝代,又是航运使得南方粮食源源不断供应北方的都城,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与弩的发明一样,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但最终在西方的技术大跃进时代走向衰落。在公元2世纪就能造出十丈楼船的民族,到18世纪只能建造被西方人嘲笑的小船。技术衰落无疑是文明衰落最明显的表征。让中国人一直感到不甘甚至悲愤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输掉了竞争?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欧洲是如此吵闹不已打来打去的一盘散沙。”欧洲的吵闹,让轻视技术发展的国家不断被打败、淘汰;而追求步调一致的中国呢?乾隆十二年,清廷下了一条禁令,禁止福建的工匠建造一种“桅高篷大,利于走风”的新船,因为它速度太快,不利于水师稽查管理。船运维持了中国的大一统,也恰恰是大一统,使得中国的船运和国运走向衰败。
贾雷德·戴蒙德认为,18世纪中国航海技术落后的原因是当时:
中国海洋运输不占有统治地位
中国闭关锁国排斥他国技术
中国人缺乏冒险与探索的精神
中国的大一统导致缺乏竞争
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________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不能________,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________文学本身必有罪过。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否定 因小失大 确认
以为 因噎废食 断定
提出 矫枉过正 忽视
默认 顾此失彼 推定
截至2021年,化石燃料的燃烧正式改变了北半球空气中碳同位素的组成,甚至足以抵消核武器试验发出的信号。而这可能会给有价值的碳年代测定技术带来问题。专家发现,从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来看,现代物品看起来就像是20世纪早期的物品。专家表示,这种趋势“可能很快就会让人很难分辨一件东西是1000年前的还是现代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影响
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原理
如何分辨物品的年代属性
碳年代测定技术可能不再准确
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改编,是指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翻译,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注释,是指对文字作品中的字、词、句进行解释;整理,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演绎作品的是:
《(红楼梦)经典诗句评析》
《罪与罚》中文版
《简·爱》电影剧本
《(左传)难点词汇释义》
金鱼实际上是一类人工驯养的鲫鱼。大约2000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养殖银鲫作为食物和观赏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突变和人工选择使银鲫身上出现了橙、红、黄等颜色,改变了其沉闷乏味的形象,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姿多彩的金鱼。17世纪的时候,金鱼传到欧洲,并于19世纪50年代传到美国。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金鱼的演进
金鱼的特点
金鱼的用途
金鱼的养殖
什么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丰满的情节,细腻的描述,能将主人公的命运置身于时代的大背景下,最终展现世世代代流淌于人类血液中的共性。
由此可以推出:
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具备丰满的情节
只关注个人世界的作品也能够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不能体现人类共性的作品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情节丰满、描述细腻、能将主人公命运置身于时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