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化在战后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方,现在越来越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上隆、奈良美智、村上春树已经成了世界流行文化的突出符号,在《黑客帝国》等一批好莱坞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动漫的影子。而在这些影响着世界(包括中国)的日本文化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非常表面化的“菊与刀”之类的东西,而是更加本质的东西,有些东西需要仔细考量才能真正领悟。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日本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文化领域
《黑客帝国》表明美国文化呈现出东方化的趋势
日本已经改变策略,我们要提防深层的文化侵略
要抵制异域文化的侵袭,需要我们提高分析能力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美国的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群,日本的东京、阪神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群,以及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等对本国经济的贡献率都在一半以上。
承接上述文字最恰当的一句是: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可以说,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都应该重点关注大城市的发展
可以说,城市的兴衰关乎国家的兴衰,城市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发展
可以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撑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引擎可能重新启动。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在外需出现困境的背景下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对比1986年日本的情况,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当然,基于美国当年的经验,经济重新启动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成交量的提升给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带来了回暖希望
随着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和振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谷
地产业能否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取决于政府的引导
如果地产业不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
20世纪30—50年代,围绕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从外部传入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一些外国学者根据仰韶文化陶器表面的彩绘纹饰与西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考古学家经过近百年的发掘和研究,以大量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证明,中国史前文化虽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发生过交流,但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具有从一万年前发展至今的清晰的自身发展脉络。中国境内彩陶出现的年代要早于欧亚大陆,两者自成体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考古证实中国史前文化起源于本土
中国史前文化与外部文化互有交流
中国境内彩陶出现年代比欧亚大陆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_______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_______,据说这样可以祛除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_______,似乎一下子都融解了。
竟然 风俗 怒火
妄图 习俗 怨恨
试图 习惯 愤怒
妄图 风气 怨恨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_了。
依次填入以上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窜改 驱除 融解
篡改 祛除 融解
窜改 祛除 溶解
篡改 驱除 溶解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引擎可能重新启动。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在外需出现困境的背景下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对比1986年日本的情况,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当然,基于美国当年的经验,经济重新启动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成交量的提升给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带来了回暖希望
随着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和振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谷
地产业能否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取决于政府的引导
如果地产业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
按照通常的定义,1天有86400秒,但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并不等于这个数字。从20世纪70年代有记录以来,地球的自转都偏慢,导致每一天的时间会略长于86400秒。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不到这种毫秒级的变化,而且地球自转偏慢积累的效应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会变得明显,但对于现代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而言,其运行的稳定却严格地依赖于与太阳时保持一致。因此,当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偏慢带来的影响后,他们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时钟进行调整,以保持这种协调关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地球自转偏慢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家选用什么工具进行时间校准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否存在规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时间标准有哪些
在历史上,文字有被神圣化的倾向,制度化教育基本上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所记载的知识为核心。而民众在千百年间形成的口耳相传的知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虽然有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关注民众知识和文化的学科,但总体而言,这种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从20世纪中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往偏重书面文化、轻视口头传承的倾向,给整体把握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体系带来了诸多弊端和限制。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形成了人文学术的某些新趋向和新领域,如“口述历史”“口头诗学”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学术界正在改变口头传承不受重视的状况
文字被神圣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纠正
民间文化应纳入现代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
口头文化是人文学术发展的新趋向和新领域
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不过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
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二氧化碳排放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温室效应
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时间跨度远超已有的气温记录
工业革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温仍持续走低
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年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