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我国著名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人们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杏园”
京剧行当中的“净”是指女性角色
“梅派”唱腔创始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
2,4,7,21,( ),96
24
27
54
81
0,3,9,21,( ),93
40
45
36
38
21,43,65,87,109,( )
130
132
1210
1211
中国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21年4月1日起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下列有关“中国天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国天眼”并非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之父是姜鹏
“中国天眼”可用来发现脉冲星
“中国天眼”所在地区属于丹霞地貌
城市发展要做好“大”与“小”统一的文章。“大”固然可以支撑起城市的_________,“小”却也散发着城市温润的人文情怀。“大”体现城市的宏阔气度,“小”则涵养城市的清新活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多样化,涵养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历史__________,保持城市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让人在“诗意的栖居”中与城市达成心的交融。
磅礴气势 底蕴
宏伟壮观 底色
非凡气势 积淀
高楼大厦 沉淀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得名过程
历史演变
文献记载
出现年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关于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是党在历史上形成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②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③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④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东施效颦: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
用下面哪个词来解释成语东施效颦最合适:
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盲目模仿
照猫画虎
这些亮相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国创新成果,勾勒出未来生活的诱人_______,也_______着“创新中国”的蓬勃生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图景 彰显
图画 呈现
画面 凸显
景象 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