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附录》收载了十多味西域药物,如葡萄、胡麻、戎盐等,可见这些西域植物药材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张仲景《金匮要略》载有“诃黎勒丸”之方。诃黎勒是西域常用药物,诃黎勒丸又是西域常用复方。张仲景著作中出现“诃黎勒丸”,可见东汉时西域与中原在药物和方剂方面已有交流,西域方药特色已渗入中原。至魏晋南北朝时,西域药物在中原应用更为广阔。据这一时期的史书及中医典籍记载,共计有诃黎勒、苏合香、安息香、胡桐、无食子(没食子)等46味西域药物。
下列说法与原文表达意思不相符的是:
诃黎勒丸是传入中国的西域特色方药
魏晋南北朝以前,西域药物在中原应用更为广阔
诃黎勒属于西域常用药物并记载于《金匮要略》
东汉时,西域与中原在药物和方剂方面已有交流
我国全年降水量、河川径流量60%~80%集中在汛期;同时,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南方地区相差2~4倍,北方地区相差3~6倍,径流量最大和最小年份相差10~15倍。天然来水过程与需水过程不匹配,很多地区出现旱涝急转,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加大。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仅30%,2020年已达63.8%。城市群尤其中心城市水资源保障问题将日益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降水和河川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衰态势可能会进一步持续
我国水资源分布失衡、供需矛盾突出,与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关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激光的发射能力强,能量高度集中,比普通光源亮度高亿万倍,比太阳表面的亮度高几百亿倍。若将中等强度的激光束汇聚,可以在焦点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另外,激光的单色性很好。我们知道,光的不同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决定的,而激光的波长基本一致,谱线宽度很窄,颜色很纯。由于这个特性,激光在通信技术中应用很广。
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激光技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激光波长基本一致且单色性好
激光技术有广阔的科技应用前景
激光技术有可能颠覆传统光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有一句口号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现在提倡“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具体在解决交通堵塞这个问题上,如果大家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发一点牢骚,在行车时多观察一下周围再采取适当的行动,交通堵塞的现象肯定会大大缓和,也就是驾驶员如果能自觉一点,不需要现在那么多的交警也能够有很好的交通秩序。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大家的自觉性
“只说空话,不干实事”会加剧交通堵塞
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增加交警的数量无助于缓解交通堵塞
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小鼠认知能力的实验。在实验中,一组小鼠被放在摆满各种玩具、转轮和隧道的笼子里,另一组小鼠则在空无一物的笼子里长大。实验结果显示,前一组小鼠大脑的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高于后一组。研究人员因此作出推论:充分的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研究人员的推论:
实验中,前一组小鼠的食物营养更丰富
实验后,后一组小鼠的运动能力更强
后来,两组小鼠的平均寿命差不多
实验前,两组小鼠的个体差异不大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①当时的塞纳省省长奥斯曼规划了一座地下之城,将巴黎发展成一座立体化的城市
②从中世纪延续而来的平面化城市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需要
③后来,这个以下水道系统为基础的地下巴黎,随着公共产品种类的增加而不断添入新功能
④现在,地上的巴黎光彩照人,地下的巴黎默默付出,二者共同承载着这座千年古都的迷人风情
⑤城市形态由地上向地下延展,拓展了城市的空间
⑥作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世纪的巴黎面临着一场迫切的现代化转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②⑥④③⑤①
④⑥③⑤①②
⑥②①⑤③④
①⑥④⑤②③
有20名工人修筑一段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去其他工地,其余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且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
19天
18天
17天
16天
刘备∶刘玄德∶桃园结义
曹操∶曹植∶一代枭雄
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
警察∶公安∶智勇双全
侦查员∶侦察兵∶胆大心细
小麦原本是旱地作物,生长周期长,不适合在英国潮湿的环境种植,即使在罗马人统治时期,这里也只能种植生长周期短、耐湿耐寒的大麦和燕麦。因此,在英国引种小麦首先需要排水,最常见的方式是垄沟排水。9、10世纪,英国首次用重犁,重犁由犁刀、犁铧和推土板组成。犁刀切割地皮,犁铧深耕松土,推土板则起垄开沟。垄背上的水渗流到垄沟,再从垄沟排走。种子撒播在垄背上,地面离水,这种垄作技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重犁耕作是英国发明的耕作技术
大麦和燕麦是英国的主要农作物
在英国垄作技术有利于小麦生长
英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