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在建筑房屋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汇聚了文化的精华,也体现了建筑师的人文修养。纵观历史上优秀的建筑师,除了学识渊博外,大都有着丰富的阅历,而不是_______的理论家,正因此,他们才能_______,迁想妙得,将自己意匠独造的想象力渗入建筑之中,丰富人类的建筑文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循规蹈矩 融会贯通
纸上谈兵 博采众长
闭门造车 才华横溢
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大夏看见了蜀布和邛竹杖,这里的大夏是指现在的:
伊朗
土耳其
阿富汗
吉尔吉斯斯坦
中国三大航天中心是:
酒泉、西昌、兰州
酒泉、西昌、北京
西昌、酒泉、西宁
西昌、酒泉、太原
麦子大约在五千年前由西亚传入中国,但由麦子做成的面食直到唐宋时期才成为北方人的主食。在此之前,北方的主粮是粟,也就是小米。秦汉时期的老百姓很不愿意种麦子,汉朝曾为增加粮食产量两次大力推广种麦子,但老百姓并没有积极响应。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历史现象?
外来作物很多,除了麦子,还有番薯、胡麻,不是每种作物一传入就被接受
磨粉技术传播较晚,东汉时只有官宦人家才拥有上下两扇带有磨齿的磨盘
麦粒直接煮成的“麦饭”生硬难咽、口感很差,秦汉时期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爱吃
东汉以后磨盘磨粉和“热汤饼”等面食技术逐渐推广开来,麦子才变得“好吃”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是:
从宋朝到现在
从元朝到现在
从明朝到现在
从清朝到现在
有三户人家,每家有一孩子,他们的名字是:小梅(女)、小媚(女)、小明(男);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蓉、李玲和方丽。对于这三家人,已知:
(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
(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媚;
(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老王、刘蓉和小梅是一家
老张、李玲和小媚是一家
老王、方丽和小媚是一家
老陈、方丽和小明是一家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文中的“它”所指的是:
漂絮完毕,篾席上遗留的残絮
漂絮的副产物
篾席上的纤维薄片
蔑席上的副产物
某社区道路如下图所示,社区民警早上9点整从A处的办公室出发,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对社区内每一条道路进行巡查(要求完整走过整个社区内的每一段道路),问他最早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返回办公室?
9:54
9:50
9:47
10:00
某单位有80名职工参加了义务劳动、希望工程捐款和探望敬老院三项公益活动中的至少一项。只参加一项的人数与参加超过一项的人数相同,参加所有三项公益活动的与只捐款的人数均为12人,且只探望敬老院的人比只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多16人。问探望敬老院的人最多比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多多少人:
28
32
36
44
平时我们请人帮个小忙,习惯说劳驾、借光,帮忙和借光有什么关系?其实“借光”一词的来历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据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女子,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灯油,夜晚无法纺线。村里有个大房子里有灯光,那里有许多妇女纺线,她便去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人家欢迎她去,她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点好事,每天晚上我来打扫房间,于是,她就这样每天晚上和大家一起纺线了。
这段文字旨在表达的意思是:
解释了“借光”一词的来历
人们习惯说劳驾、借光是有缘由的
人际交往要注意互利原则
平时请人帮忙应该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