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洲人很早就把玉米作为主食,但欧洲人对此________。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到了北美,才发现这种美妙的粮食。不过,粮食与物种的传播过程,历来________,也有人认为在哥伦布之前玉米就传到了欧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屑一顾 莫衷一是
不以为然 不言自明
嗤之以鼻 见仁见智
浑然不知 众说纷纭
文化反哺是指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文化反哺的是: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是狂热的追星族,但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八十年代出生的歌星创作的一些歌曲
张老师说:“现在教学都是电子化,很多时候要做PPT,要上网查资料,遇到不会的时候,儿子就是我的老师。”
孙经理说,他们单位年轻人居多,他尝试着用跟儿子交流的方式与年轻人沟通,果然效果很好
刘主任接受了下属们的建议,制定了新的工作制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下述对象中不符合纪念章颁发条件的人员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及以上荣誉并健在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参战荣立特等功以上奖励并健在的军队人员(含退役军人)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始,上海的幼儿园、中小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说上海话。在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孩子们不能在交际中学会上海话,不能养成说上海话的习惯,自然不会关注说唱上海话的沪剧了。沪剧吸引不了观众,也就失去了从业人员的后继。业内人员趋于老化,而有才华的人才不愿进来受苦。好剧本难觅,好演员难觅,好编曲难觅……于是,以往一年中出现十几个新戏、一台戏中出现好几个新人的沪剧文化生态,再无踪影。
对上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提示了沪语不被重视的“后遗症”
分析了沪剧创演人才和观众消减的原因
表达了沪剧舞台后继无人的感慨
回顾了沪剧文化生态每况愈下的历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而________、为民族振兴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前赴后继 殚精竭力
运筹决胜 呕心沥血
奋不顾身 煞费苦心
勇往直前 绞尽脑汁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有一种标识被指定用于背景板、标牌、彩旗等环境布置和相关宣传品中,该标识是:
A
B
C
D
行政代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行政代履行规定的是:
某企业违规倾倒废渣造成水污染,因其不具备治理能力,当地环保局指定另一企业代为治理
安监局要求矿山企业配发防尘口罩,经催告,对拒不执行的企业,由安监局代为购买、配发
某工厂因噪声污染被环保局处以罚款,经催告,厂方拒不缴纳罚款,环保局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某店设置的广告牌影响行车安全,城管部门催告该店限期拆除,逾期未果,城管部门遂代为拆除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了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其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确定了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德黑兰会议
波茨坦公告
孩子的经济成本由孩子出生前后费用支出构成。
孩子出生前的有关支出,即从怀孕至孩子出生这段时期与孩子相关的费用估计平均为2685.36元。其中在孩子出生前费用比中名列前三名的是怀孕期间的营养费(38.58%)、住院接生费(26.91%)和婴儿用品预购费(23.46%)。胎教支出相对有限,只占6.03%。处于各项支出的最后一位。统计结果表明,男孩的妊娠分娩费用(3216元)要比女孩的费用(2109元)高,高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额外营养费、雇工照顾费和婴儿用品预购费上的性别差别,生男孩的母亲要比生女孩的母亲多进补289元,高出37.1%;生女孩的家庭几乎不请雇工帮忙,比生男孩的家庭少支出195元的雇工照顾费;男孩的婴儿用品预购费比女孩高出631元,是女孩的3.5倍。
孩子出生后,抚养其0—16周岁的费用为118934.45元。食品费用支出最多,为52314.68元;教育费用次之,为23615.31元;然后依次是家庭生活服务费(12651.68元)、衣着费用(11683.94元)、零花和压岁钱的支出(9876.85元)、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8431.25元)、健康保险费(5216.34元)、日用品支出(4562.31元)和医疗保健费(3984.62元)。
从孩子出生后的抚养费用构成来看,食品费用支出占抚养费的比例约是文化娱乐活动支出所占比例的:
5.3倍
4.7倍
7.3倍
6.2倍
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出现丁克家族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工业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家庭的基本经济功能,知识取代体力成为主要人力资本,人口质量取代数量决定家庭的经济效益,社会化与社会保障将赡养外移至社会机构,生育的价值降低,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和“生命的必要构成”,不育成为自由权利。所以,近年来选择做丁克的家庭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为此,有专家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
若以下选项均为真,最能对专家的预言进行削弱的是:
丁克家族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丁克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是部分中国人的生育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自然选择,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年轻、适龄生育人口涌向大城市,随之而来的工作难、房价高、生育成本上涨,是选择不生二胎的主要原因
结婚十年一直做丁克族的小王夫妇被国家二胎政策所触动生育了一名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