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则超过4亿公里,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2020年,我国发射了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登陆火星。一位航天专家对此评论道:“如果没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上述专家的评论若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不少于7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轨道
我国于2020年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缩小了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
地球与火星的相对近点约每15年出现一次,二者距离近的年份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
发射火星探测器须等到地球和火星形成一定夹角,而这个机会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之内,“哲学的突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分别发生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下列思想观点产生于这一时代的是:
致虚守静,道法自然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民为主,工商皆本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
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
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英国是个小国,但却是吸引全球投资资金流第二多的国家,这不仅仅因为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更因为很多投资人视英国为通往欧洲大陆的一扇大门。公投结果使得将来英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_______,而整个退欧谈判过程将至少需要2年,在这一期间所造成各种不稳定性难以预计。因此,那些英国最大的投资国,在未来各种贸易关系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可能会_______对英投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错综复杂 削减
盘根错节 删减
扑朔迷离 减少
蛇蟠蚓结 缩减
我国水资源短缺,50多个沿海城市有40多个严重缺水,海岛、苦咸内陆地区也急需淡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难题,要节流也要开源,海水淡化就是一个开源的好途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向大海要水喝,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之一。更何况,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自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虽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海水淡化成本高、工程化应用还不够、一些地方水资源利用观念有待转变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海水淡化是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要途径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及水资源观念等亟待改进
结合我国国情,海水淡化优势颇多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困难重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使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从较低水平提高到10%左右,这也是不同受教育水平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学历劳动者不再稀缺,教育收益率逐渐稳定,高学历与低学历劳动者的工资比不再上升,近年来甚至出现工资趋同的现象,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随着我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的是:
学历高低与劳动者收入多少成正比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稳中有降
人力资本市场不断调整,使得教育因素对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
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保障,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减小
近日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显示,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5个维度的单项排名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均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区域。综合排名前100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34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29个在亚太。
根据以上信息最能推出的结论是: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格局
中国科创中心强势崛起使亚太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极
高新科技发展依赖于欧洲、北美和亚太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美国排名前100的科创中心最多,领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0年3月2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 )热态性能试验基本完成,为后续机组装料、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清核电5号机组
海阳核电1号机组
阳江核电4号机组
田湾核电2号机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由此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菌草技术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菌草技术:
有助于解决“菌林矛盾”的难题
是我国食药用菌栽培的原创技术
为食药用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保护阔叶林资源开辟了新途径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代科学巨匠竺可桢_______“求是精神”,指引浙大的思想航标。
(2)经历了近5年的艰苦实践,他认为,学校改革至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核心的“去行政化”_______。
秉承、进退维谷
继承、举步维艰
秉承、举步维艰
继承、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