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张明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坛子,内有500块银圆及一张棉布,上写“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建林1938年7月1日”。王建林为王天民的爷爷,在抗战期间被日寇杀害,解放后王天民被宣布为中农。这500块银圆:
应归张明所有,作为发现人,他可按先占原则取得银圆所有权
应归王天民所有
应由张明与王天民平分
属于无主财产,应归国家所有
一年多前,某市一所技校“回炉”了百余名大学生。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这半年到一年职业技术学校的“回炉”,这些大学生全部都找到了工作。
对于这段文字中的“回炉”,理解准确的是:
技校学生不能合格毕业而留级
未就业的大学生重回大学校园学习
毕业大学生到技校学习职业技能
技校帮助培养合格毕业的大学生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Diophantus)的墓志铭:过路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再过了一生的十二分之一后,他开始长胡须,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后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有了儿子,但可惜儿子的寿命只有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再活了四年就结束了余生。根据这个墓志铭,丢番图的寿命为:
60
84
77
63
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该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门槛,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这项改革最有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的依次是:
①创业成本下降
②创业积极性提高
③注册资本降低
④带动就业
①—②—③—④
②—③—④—①
③—①—②—④
①—③—④—②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展到目前的阶段,已经从上一代人故土难离而又难留的无奈抉择,转换成自然而然的观念,“打工”这个词已不再能进入90后的语系。在喜欢的城市工作,就像“大学生毕业后找一家公司工作”一样自然。无论有无户口和住房,这些人已经是真正的城市人,再也回不去他们出生的乡村或者小县城了。在迅速变化的中国,这些观念的演变才是真正深刻的改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90后的城镇化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
户口和住房已经不再是城市化的必然需求
观念的演变是城市化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打工”一词将逐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退出历史舞台
2010年3月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下列选项中,属于本次《选举法》修改后新增内容的是:
恢复间接选举中的预选
恢复直接选举中的预选
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规定直接选举中选区的大小,按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
假设一片牧场的青草一直都是“匀速”自然生长的,该牧场3月初放养有1000只羊,30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90%,此时牧场又一次性增加了300只羊。12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80%,如果要让青草在接下来4个月内(每月按30天计算)回到3月初的总量,则这4个月间该牧场至多放牧( )只羊。
800
750
700
600
某地鼓励农户种植果树,规定每个自然年末种植果树面积比年初增加5亩,农民可得到2000元奖金,且超出5亩后每增加1亩可额外获得x元奖金。已知每个自然年种植的果树,从下一自然年起每亩每年可获得y元的果树收入。某农户第一年开始种植果树,当年种植10亩,获奖金3500元;第二年种植面积扩大16亩;第三年种植面积又扩大15亩,年收入比第一年的16倍多1000元。问以下哪个不等式能准确描述x与y的关系?(注:年收入=奖金+果树收入)
x<0.2y
0.2y≤x≤0.5y
0.5y≤x<y
x≥y
已知今年小明父母的年龄之和为76岁,小明和他弟弟的年龄之和为18岁。三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父亲的年龄是小明弟弟的四倍。问小明今年几岁?
11
12
13
14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率会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赌徒谬论的是:
多次抛出硬币反面朝上之后,会倾向于认为下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较大
连续购买几期彩票均未中奖,就觉得下一次再买可能就会中了
连着吃到几个坏瓜子之后,认为下一个吃到的很可能是个好瓜子
古人常在干旱很久之后开始祭祀,祈祷接下来会很快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