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新品牌∶传承
老传统∶新花样∶质疑
老配方∶新工艺∶创新
老问题∶新思考∶评价
老物件∶新东西∶区分
某村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总共50人,其中青年人共13人。甲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2:3,乙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1:5,甲组中青年人的人数是:
5人
6人
8人
12人
以家为________的家族文化传承,把家风、家教、家规、家德注入每代传承人心中,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部分老字号维系生存的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桥梁 动力
媒介 根底
源头 基础
依托 根脉
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计划用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7人,则会抽取职工总人数为:
7
15
25
35
长期处于草根状态的民间文化,大多难有连续性的书面记载。“非遗”申报的制度化要求,使申报本身成为步履维艰、绞尽脑汁的过程。最终,可能表格填得工工整整,视频也做得精美绝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将原本活态的文化形式化的过程。如此,便失去了申报“非遗”最初的意义与目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我国的民间文化缺乏系统化和连续性的传承
“非遗”申报制度与民间文化的特点不相适应
民间文化在申报“非遗”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教条化的评价标准抑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办公室里三代人,70后存钱,80后投资,90后负债,而90后的父母在替孩子还贷。”这句话,道出了以90后乃至00后为主的部分年轻人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的典型现象。年纪轻轻,却早早背上了债务负担成为“负翁”。有媒体调查发现,越来越低的借钱门槛、过度消费的刻意诱导等,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负债消费推波助澜。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应该如何看待年轻人的透支消费
子女买房、父母还贷的啃老现象
媒体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作用
中国单身人群的消费行为大调查
乡村文化繁荣兴盛重大工程包括“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以下诗句最能体现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是: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某单位有职工15人,其中业务人员9人。现要从整个单位选出3人参加培训,要求其中业务人员的人数不少于非业务人员的人数。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人方法:
156
216
240
300
张老师家四代同堂,且从父亲、张老师、儿子到孙子,每两代人的年龄差相同。5年前张老师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8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问今年四个人的年龄之和为:
168岁
172岁
176岁
180岁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成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非强即弱、非胜即败。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生活是一个合作的舞台
双赢符合现实人生的辩证法
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
利人与利己并存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