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市出售四种水果礼盒,其中礼盒一有3颗苹果4颗梨,售价20元;礼盒二有4颗苹果3颗梨,售价22元;礼盒三有5颗苹果6颗梨,售价32元;礼盒四有6颗苹果2颗梨,售价28元。小张从中选购得到11颗苹果8颗梨,请问小张结账时要支付多少钱?
40
60
68
73
一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完成需要22天,甲队工作效率是乙队的二分之三倍,乙队3天的工作量是丙队2天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三队同时开工,2天后,丙队被调往另一工地。那么甲、乙再干多少天才能完成该工程?
20
28
38
42
环形跑道长400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路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1米/秒,3米/秒和6米/秒,问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
1
2
3
4
5
6
7
8
某大型社区提供巴士换乘地铁服务,规定车满载后直达地铁站,中间站不再停留上客。如果巴士共有座位48个,第一站上来1人,第二站2人,第三站3人,按照这个规律,第( )站司机将不再停车。
8
9
10
11
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节点。今天又有了另一个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比较来说,印刷文化孕育的是一种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催生了一种全新浏览式阅读,它所建构的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浏览式阅读在不同对象间切换转移,无法忍耐阅读单一文本时的长时间单调。这有些像人们的美食体验,品尝美味佳肴之后,对粗茶淡饭便难以忍受。同理,习惯于浏览式“悦读”之后,对单一文本的长时阅读便会感到乏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印刷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
阅读文化直接影响认知模式的转变
文献载体变化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甲乙两车分别以96千米/小时、24千米/小时的速度在一长288千米的环形公路上行驶。如果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出发,甲每次追上乙时甲减速,而乙增速
,则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所行驶的路程是:
950千米
960千米
970千米
980千米
某技校安排本届所有毕业生分别去甲、乙、丙3个不同的工厂实习。去甲厂实习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2%,去乙厂实习的毕业生比甲厂少6人,且占毕业生总数的24%。问去丙厂实习的人数比去甲厂实习的人数:
少9人
多9人
少6人
多6人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最符合市场定位的是:
某地打算发展旅游业,经过对外地考察,发现一些地方因兴建仿古街、发展农家乐赚了不少钱,于是决定在本地规划几条仿古街,并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
某公司根据自己自身技术优势,选择与农民合作发展种植业,采用类似野生的方式种植野菜
某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产品销路更广、销量更大,打出广告说该产品适用于各种人群
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愿意在业余时玩一些不动脑筋的又能回归自然的游戏,而不是那些耗时耗精力的游戏,某网站趁机推出开心农场游戏
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在网上购书,久久徘徊在五六本之间无法拿定主意(我保证不是经济困窘)。她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每本书的优劣,细化到“如果我买了这本,好处是什么,遗憾是什么”,等到全部讲完之后,手一摊,撇着嘴问我,“我到底买不买了?”
作者要用购书的例子说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过度思考是行为的绊脚石
思想付诸行动才有价值
不必凡事三思而后行
人力资源竞争,固然是一种市场竞争,却与普通商品的市场属性有所不同。薪资待遇固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劳动者对于职业的权衡,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人力资源与普通商品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劳动者在选择职业时不考虑薪资待遇
劳动者会从多方面综合考量职业
只要以人为本就能在人力资源竞争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