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平均每站面积由2006年的277.01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516.38平方米,平均每站文化活动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175.49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391.00平方米。
2006~2011年,每年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和专职人员增长比例均保持在5%左右,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78148人,专职人员52718人。
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财政拨款达到4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31.84亿元,增幅高达291.6%,年均增长28.6%。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总投入的10.9%,占群众文化投入的41.1%,分别比2006年提高4.0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组织文艺活动32.64万次,比2006年增长20.0%;举办训练班15万次,比2006年增长26.8%;培训人数123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30%。
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54799支,辖区内社区(村)文化活动室360649个。
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约为多少万平方米:
1763
1335
946
599
2011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平均每站面积由2006年的277.01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516.38平方米,平均每站文化活动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175.49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391.00平方米。
2006~2011年,每年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和专职人员增长比例均保持在5%左右,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78148人,专职人员52718人。
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财政拨款达到4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31.84亿元,增幅高达291.6%,年均增长28.6%。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总投入的10.9%,占群众文化投入的41.1%,分别比2006年提高4.0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组织文艺活动32.64万次,比2006年增长20.0%;举办训练班15万次,比2006年增长26.8%;培训人数123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30%。
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54799支,辖区内社区(村)文化活动室360649个。
2011年,平均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约组织文艺活动多少次:
2
4
6
8
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年末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64355人,比上年末增加8127人。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3389.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9%。年末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022个,演出15.13万场,观众6569万人次。
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8%
3%
0.9%
0.4%
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
全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
201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比2010年末多:
325万头
327万头
330万头
323万头
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从业人员43.69万人,增加2.44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2060个,占11.7%,从业人员10.75万人,占24.6%。
202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25.61万场,比上年下降24.0%;国内观众8.93亿人次,下降27.4%;演出收入86.63亿元,下降31.7%。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3.38万场,比上年下降14.9%;观众0.86亿人次,下降27.9%。
2020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785.7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2.2%;全国图书总藏量117929.99万册,增长6.1%;阅览室坐席数126.47万个,增长6.2%;计算机226234台,增加419台;其中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43714台,减少2022台。
2020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比上年末减少386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825个,减少705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5076人,比上年末减少49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075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7969人。
以下信息中,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有几条?
①2019年末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数
②2019年全国平均每场政府采购公益演出的观众数量
③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平均每场演出收入
④2019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个数
1
2
3
4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末,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与2002年末相比,2011年末以下各项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速最快的是:
农村居民空调机
农村居民移动电话
城镇居民家用电脑
城镇居民家用汽车
2011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比2010年末多多少万人:
124
249
327
467
2008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75个,文化馆3171个,公共图书馆2825个,博物馆1798个。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教育台45个。有线电视用户1634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503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73部。出版各类报纸445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69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8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267万卷(件)。
2008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0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卫生技术人员4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69万张。乡镇卫生院3.9万个,床位8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7.4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54.1万例。报告死亡1243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68.01/10万,死亡率0.94/10万。
2008年,全年运动健儿在24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0个世界冠军,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纪录。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2008年末我国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分别是3171个、2825个和1789个。
(2)2008年末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
(3)2008年末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1张。
(4)2008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为19.76%。
1项
2项
3项
4项
表中所列10城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较2012年末约增长了:
7.4%
7.9%
8.4%
8.8%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江苏省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全面推进中医药、卫生监督、科技人才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稳步发展。现将2006年江苏省卫生机构、床位、人员、医院工作、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等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卫生机构总数继续增加。2006年末,江苏省卫生机构总数17143个(含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上年增加1819个,增长11.87%。卫生机构总数增加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加强了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今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1418个,较上年增长56.61%,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个,增长74.07%,(相应的减少了卫生院65个,减少4.42%)。另外今年新增诊所229所,较上年增长11.19%。
2006年江苏省医疗机构16614个,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1442个,较上年增长17.21%,占医疗机构总数68.87%;营利性医疗机构5073个,较上年增长上2.65%,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0.53%。医疗机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3736个,占全省医疗机构的22.48%;集体5871个,占35.34%;联营73个,占0.44%;私营医疗机构5275个,占31.75%。与上年比国有医疗机构增加193个,增长5.45%;集体医疗机构增加1215个,增长26.04%;私营医疗机构增长了5.97%。医疗机构中:医院1061个,比上年增加47个;卫生院1407个,比上年减少65个(减少的卫生院大多被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395个,比上年增加2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8个,比上年减少了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7个;与上年相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8个,比上年增加80个。另外,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服务站13361个,较上年增加1732个。
2006年度,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是:
2505个
1418个
13361个
39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