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近日,有研究团队通过对44个反刍动物物种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创建了一个反刍动物的系统进化树,从而解释大量反刍动物的演化史。结果揭示,在近10万年前,反刍动物种群发生大幅衰减,而这些种群数的减少与人类向非洲之外迁徙的时间相符。有人据此认为,这佐证了早期人类活动造成了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 . 反刍动物种群衰减后,植被愈加茂盛,为人类提供了更多食物
B . 反刍动物通常有角,在遇到人类攻击时能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
C . 同一时期的马、驴等奇蹄目动物的种群也出现大幅衰减的现象
D . 同一时期大型猫科动物繁盛,它们大规模捕杀反刍动物
参考答案: D
小麦参考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反刍动物种群大幅衰减与人类向非洲之外迁徙时间相符
结果:早期人类活动造成了反刍动物种群衰减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说明的是反刍动物种群衰减后对人类的影响,而题干中谈论的是反刍动物衰减的原因,话题不一致,所以A错。
B选项:说明反刍动物会进行自身防御从而不受人类伤害,但人类早期活动是否导致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并未说明,所以B错。
C选项:说明同期马、驴等奇蹄目动物的种群也衰减,而题干的观点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反刍动物的减少,二者话题不一致,所以C错。
D选项:说明猫科动物的繁盛导致了反刍动物的衰减,另有他因削弱项,所以选D。
故本题选D。
【2021-国考地市-105/国考副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