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标志其发生的事件是:
清帝退位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011年外国入境旅游总人数与2010年相比较:
约提高了19.6%
约提高了2.7%
约下降12.1%
约下降6.9%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其中农村新增196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微博用户同比增加5873万人,网民中微博用户的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16个百分点,达到54.8%。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全年网络购物用户增加4807万,用户绝对增长量超出上年1463万。网上支付使用率提升至39.2%,全年用户增长5389万。网上银行使用率提升至39.2%,比上年底提升6.9个百分点。70.6%的网民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相比上年底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与上年底相比略有降低,为45.9%。
与2010年相比,2011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增加了:
1463万人
3344万人
4807万人
5389万人
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万公顷,增长2.3%。
下列作物2009年比2008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粮食
糖蔗
蔬菜
水果
若2011年人口出生率是11.93‰,那么2011-2016年人口出生率年均增速约为( )。
1.23%
1.42%
1.65%
1.71%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城镇就业人员
乡村就业人员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2009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均有所增加。
(2)2009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商品房单位面积售价均有所上涨。
(3)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住宅投资完成额均占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一半以上。
(4)2008年、2009年江苏省住宅投资完成额在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中均最多。
1个
2个
3个
4个
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大约是2004年的:
1.7倍
2倍
2.3倍
2.6倍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6万公顷,增长1.1%;总产量2975.9万吨,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1243.7万吨,增长0.04%;秋粮产量1732.2万吨,增长3.9%。全年棉花播种面积58.2万公顷,减少6.2%;总产量57.0万吨,减少5.8%;全年油料播种面积46.4万公顷,减少6.5%,总产量140.3万吨,减少2.1%;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3.9万公顷,增长3.4%,总产量7073.6万吨,增长4.9%,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8.7万公顷,增长31.9%,产量1765.7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16.8万吨,下降2.3%;生猪年末存栏1846万头,减少6.2%;生猪出栏3222.9万头,减少3.3%;牛奶产量439.8万吨,减少2.6%;禽蛋产量339.1万吨,减少4%。全年水产品产量106.3万吨,增长5.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71.8万吨,增长8.3%;捕捞水产品产量34.5万吨,增长1.3%。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7万公顷。机耕面积531.7万公顷,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1.0%;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27.5万公顷,占72.0%,提高0.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342.9万公顷,占39.3%,提高3.1个百分点。
与2009年相比,2010年机耕面积增加了:
2.65万公顷
2.66万公顷
2.67万公顷
2.68万公顷
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5.07,比4月份回落0.59点,比去年同期提高9.13点。从分类指数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5.56,比4月份提高0.62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43点;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16.69,比4月份回落1.46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0.07点;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0.15,比4月份提高1.70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40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3.48,比4月份提高1.70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43点;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36,比4月份回落0.49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43点。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份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涨幅比4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4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917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643亿元,同比增长35.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5月份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85亿元,比上月增加648亿元,增长19.4%。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5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5%;房屋新开工面积6.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4%;房屋竣工面积1.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53亿平方米,增长14.8%。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29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1%,土地购置费2931亿元,同比增长89.7%。
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02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增幅比1—4月回落10.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9.9%,办公楼增长74.5%,商业营业用房增长45.7%。1—5月,商品房销售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38.4%,增幅比1—4月回落17.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33.6%,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112.5%和64.4%。
5月份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6777万平方米,比上月减少1274万平方米,下降15.8%;商品房销售额3335亿元,比上月减少1113亿元,下降25.0%。
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7288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国内贷款5550亿元,增长43.6%;利用外资169亿元,下降24.8%;企业自筹资金9541亿元,增长54.3%;其他资金12029亿元,增长69.8%。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6697亿元,增长61.1%;个人按揭贷款3744亿元,增长88.8%。
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2010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份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涨幅比4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4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
分类型看,与去年同月相比,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上涨1.4%;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6.9%,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6.3%,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9.1%。与上月相比,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上涨0.1%;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4%,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2%。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4月份缩小1.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比4月份涨幅低2.1个百分点。
2010年1-5月比2009年哪个方面增幅最大:
开发投资
新开工面积
土地购置面积
住宅竣工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