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们近日首次拍摄到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内的扩散,他们发现HIV病毒以一种先前未知的方式从感染细胞转移到健康细胞。这是科学家们在了解HIV扩散过程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感染HIV病毒的克隆分子,并将一个蛋白插入其遗传编码,此克隆病毒暴露在蓝光下即可发出绿光。这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并捕获感染HIV的T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进行互动的方式。他们指出,当被感染细胞接触到健康细胞时,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座称为病毒突触的“桥梁”。这样,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病毒微粒向突触移动并进入健康细胞。
此项研究揭示,病毒蛋白正是这样通过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的。本研究的研究人员称,此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艾滋病疫苗的开发为什么至今都不太成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创建出对抗HIV和艾滋病的新治疗方案。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对此种转移模式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有机会搞清楚如何来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相信,HIV主要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身体内进行扩散,这些粒子可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HIV在细胞间的转移可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是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此,以前开发HIV疫苗的努力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病毒蛋白。
新的视频显示,HIV可通过在细胞间直接转移来规避识别。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正在开发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含有病毒突触格式蛋白的疫苗及以突触形成所需因子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他们认为,经由病毒突触的“T细胞——T细胞”直接转移是HIV病毒感染的一个高效途径,这也许是最主要的传播模式。
HIV疫苗开发至今都不太成功,最可能原因是不清楚:
通过绿色荧光可以看到病毒微粒的转移
病毒细胞如何通过病毒突触快速扩散
如何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病毒突触是如何发生的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甲、乙、丙、丁、戊5支球队进行小组单循环赛,每两个队之间互赛一场。循环赛结束后,各队胜负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队战胜了丙队和戊队
甲队负于丙队和戊队
甲队战胜了戊队,但负于丙队
甲队战胜了丙队,但负于戊队
某单位食堂后勤部门采购了一批大米,并将其平均分给了甲、乙两个饭堂。5周后,甲饭堂只剩余大米7千克;又过了1周,乙饭堂也只剩余大米6千克,已知甲乙饭堂的就餐人数固定,前往甲饭堂就餐的人数比乙饭堂多1人。如果每人每周消耗大米1千克,则这批大米共有( )千克。
72
84
96
108
有人说:“只有肯花大价钱的足球俱乐部才进得了中超足球联赛。”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某足球俱乐部花了大价钱,没有进中超;
②某足球俱乐部没有花大价钱,进了中超;
③某足球俱乐部没有花大价钱,没有进中超;
④某足球俱乐部花了大价钱,进了中超。
仅④
仅①、②、③
仅③、④
仅①、③、④
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难摆脱,却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可能属于“强迫障碍”的是:
黄爷爷因为思念儿子,老是一个劲的念叨着:我儿子马上就要回来了
明明已经确定带了那本书,小玲在路上还是忍不住检查了好几回
虽然已经打了5次电话了,小梁还是不放心,于是再一次拨通电话
小城锁上门后又打开进去检查一遍再锁门……如此循环三次才放心离开
机械厂加工某器件,需依次进行3道工序,工作量的比依次是3:2:4。甲完成1个工件后又完成了第2个工件的前两道工序,正好用时1小时。已知甲和乙的加工效率比是7:9,问乙完成1个工件需要多长时间?
30分钟
36分钟
42分10秒
46分40秒
互补商品是指两种或几种共同满足消费者同一种欲望的相关商品,在消费者的爱好、货币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甲价格的下跌引起对商品乙需求的增长,那么甲和乙就是互补商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
在胶片相机价格不变时,胶片价格的上涨使得人们对胶片相机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由于原料成本的增加,某酒厂将其生产的葡萄酒每瓶的价格由原先的10元调至11元,但并没有影响市场上酒杯的价格
一些地区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出台汽车限购令,使得一些汽车的价格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石油紧缺,汽油的价格却在不断上涨
某学校为了组建一支乒乓球队,采购了一批乒乓球和球拍,后发现球拍的质量不好,又增购了一批高质量的球拍
甲乙两部队参加军事演习,甲部队从大本营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往西行进,乙部队晚半小时由大本营往东行进,速度比甲部队慢,一段时间后,两部队同时接到军令紧急集合,集合地位于大本营正北某处。此时两部队所在位置与集合地恰好构成有一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若两部队同时调整方向往集合地行军,且保持速度不变,则可同时到达集合地,则集合地与大本营的距离约为( )千米。
41
43
45
47
49
51
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