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亚洲博鳌论坛2015年年会上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共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一带”,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出访东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倡议,之后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路一带”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继承古丝绸之路的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路一带”秉承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它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联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与此同时,“一路一带”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也是开放的,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未来“一路一带”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很多,开放性也更强。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而今天“一路一带”交流合作的范畴要大得多,可以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可以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当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路一带”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一路一带”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的提出: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式,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使我国在欧亚非整体经济架构的过程中掌握了主动权
为各国产品、技术、劳务、资本的流动提供了新的通道
有效建立了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关于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穿过太行山
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穿过巫山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祁连山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穿过秦岭
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与城市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襄阳
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南京
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赣州
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衢州
下列关于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线
下列关于地理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
地球仪上纬线圈的纬度越小,长度越长
西藏是我国陆地邻国最多的省(自治区)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
乌蒙山—长江
祁连山—黄河
伏牛山—淮河
秦岭—淮河
关于我国地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和庐山被称为“五岳”
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以下哪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巨著:
《太平广记》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水经注》
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就这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这是中国的困境,也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_______。就像每个月挣100块钱的人却不得不吃10块一斤的有机大米,其结果必然是饥饿。环保成本的高昂,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矛盾,也成为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寅吃卯粮甚至_______的现实背景。
依次填入画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尴尬 饮鸩止渴
际遇 杀鸡取卵
难题 涸泽而渔
挑战 饥不择食
2007年比2001年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增加了:
27%
24%
2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