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祝融号2021年5月15日着陆火星开始,截至2022年5月1日,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在火星表面工作342个火星日。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个火星日比1个地球日略短
1个火星日比1个地球日略长
1个火星日与1个地球日的时长完全相等
1个火星年比1个地球年略短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国与国之间不断对外开放的历史。无数事实已经昭示,唯有对外开放,才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才能契合各国追求发展的共同愿望。然而,各个国家的发展终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国家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总担心别人“分肥”自己的发展红利,于是贸易壁垒搭起、单边主义盛行。把门关起来的逆向操作,只会拉开距离、产生摩擦。所以,要“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关于上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段起笔运用概述历史的方式,阐明了开放才是国家文明的表现
“把门关起来的逆向操作,只会拉开距离、产生摩擦”形象分析了建壁垒逆潮流而动的后果
“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既有引用,又有比喻和对比
文段中的“拆墙”喻指有些国家实行的单边主义政策的自私本质
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地存在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
下列情况中,符合现实的是:
在新德里的餐厅里,咖喱牛肉拌饭十分受当地人欢迎
在慕尼黑啤酒节上,当地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咸猪手
在梵蒂冈当地家庭的餐桌上,通常会有来自当地港口的海鲜
在北海道的冬天,当地人自古以来都食用胡椒以抵御严寒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天问核心舱
天舟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
玉兔核心舱
根据今天的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的苏美尔人就开始酿造啤酒了,对苏美尔人来说,啤酒被称作“kas”,也就是“嘴巴渴望的东西”。在古埃及,啤酒被当作报酬支付给那些建造金字塔的工人们。对古埃及人来说,拥有一座啤酒坊就意味着幸福。古时的人们可能因为啤酒而联系在一起,在那些非自然的聚居地聚集到一起,定居下来,形成城市。到今天,写作《啤酒圣经》的兰迪·穆沙认为,啤酒有助于人们磨去棱角,变得温和。而使得城市更适宜居住,啤酒相当于城市的“社会润滑剂”。饮用啤酒的生活方式,或者说社交方式,从两河流域以及金字塔奇迹开始就嵌入了人类的文明史。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围绕农业源起的研究,已经诞生了许多发现,也证实了这一假说:农业的开始乃至城市社会或者人类文明的诞生,确实与啤酒有关。
当大约一万年前冰川退去,成片野草出现,首先在“肥沃的新月区”,人类开始发现有些野草可以培育得穗粒更大、淀粉更多、以便食用,就是各种谷物,包括了小麦、大麦和燕麦等。对基因图谱的研究表明,大麦首先在今天的以色列-约旦一带被种植,然后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伊朗的西南部,然后逐渐扩散到埃及、摩洛哥,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喜马拉雅山区。在这些最初的大麦种植区也发现了最早的啤酒,如苏美尔人石刻的啤酒酿造和饮用场景,埃及金字塔周边的啤酒遗迹。
最关键的,人们为什么要种植谷物?小麦可以做面包,大麦可以酿啤酒,这些似乎是天然的食物来源和加工方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并且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要知道,直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人对谷物过敏,不得不食用专门“不含麸质”的加工食物。人类的基因并不是天然适合谷物的。
人类学家和脑科学研究者们揭开了这个谜。宾州大学的人类学者SolomonKatz和博物馆学者MaryVoigt在198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面包与啤酒》,颇有开创性地指出,谷物和牛奶一样都包含一种外啡肽,能够起到镇痛、安抚紧张的作用,而且效果比牛奶所含的外啡肽还强。人们对后者的研究比较多,早就证实喝牛奶对婴儿有减少啼哭的镇静作用,这可以解释晚上临睡前喝一杯牛奶的镇静功效确实存在。只是,传统上牛奶并非成年人的常有饮料,而谷物却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这对人类社会的聚居和政治社会的形成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从膳食品种的热量和蛋白质来说,谷物未必是人类的最佳选择。种植谷物还意味着两次收获期之间可能面临饥荒。但是,谷物特有的外啡肽却以大脑奖励的方式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让人变得温和而更具社会性。这可以帮助人在那些谷物种植区安顿下来,结成村庄。谷物还以其便于衡量财富的量化特性,即所谓多少石或蒲式耳计算的收获和交易,促进着贸易、分工和财富积累,规模约为一万人的最小城市便在农业开始的同时成为可能。
而大麦,因其外壳自然附有的酶,如同葡萄外皮的酶一样,天然适合发酵,也天然有利于吸附、过滤杂质,从种植的一开始似乎就被利用来酿酒而非食用。大麦发酵为啤酒,进一步强化了谷物的镇静功能和幸福意义,奖励着人类农业种植的选择。
根据本文内容,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啤酒有关的原因是:
种植酿造啤酒所需的谷物促进了人们发展农业,形成聚居
在人类最早的大麦种植区都发现了啤酒遗迹
牛奶并非古人一直可以获得的饮料,而啤酒可以发挥相同的功用
啤酒在古代可以作为报酬直接支付给劳工从而促进文明发展
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了环境(生态)标志,用于表明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连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中国使用的标志是:
绿色印章
生态标签
蓝色天使
十环标志
2019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在这一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的是:
嫦娥4号在月球背面登陆
长征11号火箭中国首次海上平台发射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北斗卫星第54颗
中国运力最强的长征五号遥三“胖五”发射
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对世界178个国家的调查表明,新兴国家如中国,人们的幸福感反而要高于日、韩,更高于美国。当然,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调查,自1995年的短暂上升后,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开始下滑。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开始体认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因为后者还包含生态休闲、社会福利与公平正义等一系列指标;幸福也不仅指感官的快乐,因为它还关乎人对生命意义的积极体验和整体评价。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新兴国家对幸福感有着不同的理解
幸福既包含感官的快乐又与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有关
文化背景对国民幸福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幸福感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2017年1~4月,S市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802.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7%,占我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的6.5%。其中,对欧盟出口621.2亿元,增长5.9%,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值的8.3%;自欧盟进口181.4亿元,增长14.5%。
1~4月,S市对欧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增长4.5%,占同期全市对欧盟进出口总值的53.2%;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下降5.3%,占同期全市对欧盟进出口总值的22.6%;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总值为139.3亿元,下降0.3%。
1~4月,在欧盟前5大贸易国中,S市对德国进出口164.3亿元,增长7.6%;对英国进出口123亿元,增长3.1%;对荷兰进出口108.1亿元,增长12.1%;对意大利进出口61.4亿元,增长10.3%;对法国进出口81.1亿元,下降4.3%。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欧盟国家进出口113.5亿元,增长11.3%。
2017年1~4月,S市对下列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德国
英国
荷兰
意大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首百年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关于中共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召开地点为上海、嘉兴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成立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
与会代表13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