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文如其人
文以载道
知人论世
诗以言志
在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给国外读者时,中国媒体与公众往往因文化焦虑及传播压力,过于强调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晓程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心存芥蒂。事实上,不同语言的文学之间具有某种审美的和人性的通约性,使得作家们能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文学的人性殿堂。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媒体和公众自身的文化焦虑会影响到对译者资质的考量
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响翻译质量
能否保留纯正中国元素是考量翻译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具有通约性有助于跨语种翻译
当下中国文学描写宫斗、职斗、婚斗、家斗的作品比较流行,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不少对日常生活权术和心机的描写。这样的写作有可能削弱文学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文学有必要与正义结盟,形成诗性正义,以提升生活。
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当下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有下降的趋势
流行作品未必是好作品,这需要时间去检验
文学不应过度渲染权术机诈,否则有可能泯灭正义
生活中没那么多权术机诈,文学创作应该贴近生活,不能闭门造车
“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犯的错误是:
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按国别,后按时代
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没有说明最喜好什么
当前,在_______、积淀丰厚而又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文学研究不断面临学科交融、学术创新的_______挑战之际,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悠久 严酷
源远流长 严峻
年深日久 严肃
历久弥新 严厉
所有志愿文学作品都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而任何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因此,这本小说不是志愿文学作品。
上述论证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这本小说脱离了现实生活
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
所有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都是志愿文学作品
这本小说部分内容涉及志愿者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莫言作品的是:
《丰乳肥臀》
《活着》
《断手》
《透明的红萝卜》
下列文学作品没有使用方言的是: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凤凰涅槃》(郭沫若)
《秦腔》(贾平凹)
《白鹿原》(陈忠实)
文学作品的电子书会给作品带来很高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度能够拉动纸质书的销售。因此,所有想要提高纸质版文学作品销售量的出版社都会为文学作品发行电子书。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见识、性格、技能,从而确保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所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是确保孩子天赋得到发展的充分条件
是否掌握作品命脉是作家是否拥有自己语言体系的判断标准。这是因为,一个作家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就掌握了作品的命脉,就能成为优秀的作家
家风与民风交相辉映,民风与国风休戚相关。在现代社会,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唯有良好的家风能孕育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
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就必须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因为一旦构建好这一体系,就可以系统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所有志愿文学作品都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而任何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因此,这本小说不是志愿文学作品。
上述论证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这本小说脱离了现实生活
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
所有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都是志愿文学作品
这本小说部分内容涉及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