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图小空格中已填上了1及7两个自然数,如果其他空格也填上相应不同的数,使得任意一个横行、任意一个纵列以及任意一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等于111。请问,位于中间的小正方形里应填的数是:
61
53
41
37
心电图仪是用来记录心脏生物电的变化规律的装置,如图是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作出的心电图,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分。那么,该心电图仪图纸移动的速度和乙的心率分别为:
20mm/s,75次/分
20mm/s,60次/分
25mm/s,75次/分
25mm/s,60次/分
医生诊疗费用的低下与药品加成的过高,共同形成了以药养医的现状。它保证了公共医院在数据上的收支平衡,却导致了“大处方”“新特贵药”“过度医疗”等现象的出现,让医生和患者都容易成为扭结的医疗制度及以其为轴的社会冲突的代偿者。前一段时间,患者魏则西的去世和医生陈仲伟的遇害先后引起舆论大潮,两件新闻被附会了各种情绪,最终_______________。其所展现出的,正是医患双输局面长久酝酿出的情绪瞬间决堤的效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局面
形成了喧闹的群体舆论冲突事件
异化成为群体对群体的谴责和喊话
造成了医患之间矛盾的形成与扩散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6月25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既是“基本要求”,又是“内在需要”,两句话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下列关于这两句话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前一句是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角度,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就不可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一句是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角度,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后一句是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后一句是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对天体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天体的运动速度。光波和声波一样,遵循“多普勒效应”:波源接近观测者时,波被压短,也就是“蓝移”;波源远离观测者时,波被拉长,也就是“红移”。根据压缩与拉长的程度,可以定量计算出波源靠近或者远离的速度。天文学家将测出的光谱与实验室里元素发光的光谱比较,得到其红移或者蓝移的数值,进而计算出恒星与星系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尤其重要的是,天文学家发现大多数星系在远离地球,结合这些星系的距离,推断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这意味着宇宙在膨胀。倒退回去,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小的点。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无处不在的“多普勒效应”
天体光谱分析揭示宇宙起源
宇宙中的“红移”与“蓝移”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
7,14,10,11,14,9,( ),( )
19,8
18,9
17,8
16,7
7,4,14,8,21,16,( ),( )
20,18
28,32
20,32
28,64
数列:3,2,0,3,7,2,-4,3,( )
2
7
11
14
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按说,相声艺术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技巧,应该不会比小品逊色多少。小品是舶来品,直接借鉴了西方许多艺术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独领风骚,这是它顺应时代风尚,后来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仅仅有趣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这“有益的”,不能理解为政治说教,也不能理解为道德说教,它更多地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节联欢电视节目中,那些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欣赏。人们在观赏的同时,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相反,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中国人是受了几千年的说教,这不假,但那是什么样的说教呢?如果是违背科学,违背真理的说教,不要说中国人,更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外国人不是也同样反感吗?但说教并不意味着就非要违背科学,违背真理,它不许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吗?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会排斥真、善、美的教诲。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这几年,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读者,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风行于网络和各种期刊中,也是一种佐证。它证明人们永远不会拒绝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不会拒绝有益的启迪。
所以,我愿意为说教争鸣,愿艺术永远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
第7段中,划线处“强心剂”一词指的是:
知识
故事
趣味
哲理
1/2,1,7/8,5/8,13/32,( )
1/4
15/64
11/64
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