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个工程队接到A、B两个工程的施工任务,若由甲单独完成B工程需要30天;若甲乙两队合作施工,则完成A工程需要30天,完成B工程需要20天;乙丙合作完成A工程则需要24天。现在三个工程队合作完成A、B两个工程,多少天可以完工?(不足1天按1天计算)
24
25
26
27
在我国某次调查中,受访者人数为1328人,其中男性受访者共673人,略高于女性受访者的655人。
从年龄结构看,30-44岁的受访者居多,占30.8%;其次是45-59岁的受访者,占24.1%;20-29岁的受访者占20.7%;60-74岁的受访者占12.0%;20岁以下(不含20岁)和75岁以上的受访者占比比较低,分别是9.0%和3.4%。
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大学本科的受访者居多,占27.2%;其次是中专和大专的受访者,分别占18.4%和17.1%;高中、初中的受访者分别占15.9%和11.2%;小学及以下的受访者占5.4%;研究生及以上的受访者较少,仅占4.8%。
从职业来看,本次调查涵盖了各类职业人群。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16.3%,位居首位,紧跟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人员,占15.1%;受访者中有较多的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分别占11.9%和10.6%。
就月收入情况而言,无收入的受访者占15.7%;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受访者占9.2%;收入在2001-3000元的受访者占13.9%。14.9%的受访者收入在3001-4000元,收入在4001-6000元的受访者占22.9%;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占23.4%,其比重比去年增加了4.2个百分点。
从婚姻状况来看,68.8%的受访者已婚,28.8%的受访者未婚,离婚和丧偶的受访者分别占2.1%和0.5%。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的受访者人数占比最多。
大学本科及以上
高中及大专
中专
初中及以下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分三大区域看,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减少。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上年减少190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112万人,比上年减少482万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634万人,比上年减少617万人。
分省看,2017年各省农村贫困发生率普遍下降至10%以下。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及以下的省份有17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
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加894元。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其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丰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粮食、肉羊等部分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农民家庭一产经营净收入人均2826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897元,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全面快于全国农村居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10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3723元,增长6.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119元,增长11.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2325元,增长14.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
以下省份,2017年农村贫困发生率全部在3%及以下的是:
吉林、安徽、海南
黑龙江、江西、贵州
内蒙古、湖北、河北
湖北、辽宁、宁夏
下图是有关网民性别结构的数据资料。
城镇网民人数占网民总数的比重为:
78.6%
80.9%
21.4%
19.1%
-1,1,( ),
【2010-福建春季-098】
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机构与人员情况图
全国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情况图
201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分地区情况表
2009年,平均每个表演团体机构农村演出的场次数约为多少次:
8
83
121
1170
据200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980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男性人口2511.4万人,女性人口2468.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3%和49.57%。全年出生人口50.78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6.75万人,死亡率为5.42%。
据对全省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和9.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
全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亿元,累计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3%。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全省已有城乡低保对象62.9万人,其中城镇8.9万人,月均补助145.5元/人;农村54万人,月均补助72.3元/人。年末全省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0.69万张,收养人员7.56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98%。现有1500多个乡镇(街道)和2.7万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分别占总数的98.6%和73.4%,社会救助工作人员3.8万名。
根据以上资料,2006年全省用于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支出约为:
0.39亿元
4.69亿元
0.13亿元
1.55亿元
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0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2%,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2.6%,名义增长7.4%,转移性收入78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9%,名义增长14.2%;财产性收入29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3%,名义增长17.7%。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26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快3.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26849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609元,增长13.9%。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9.8%,财产性收入名义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10.1%。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约为:
3446元
3532元
3793元
4025元
其中白色代表城镇居民,黑色代表农村居民。
该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工作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5.7%
5.4%
5.1%
4.8%
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某小区主干道维修及墙面粉刷。主干道维修,如果两个工程队合作,30天完成,若乙工程队单独进行,105天完成;粉刷墙面,若两个工程队合作,28天完成,若甲工程队单独做,140天完成。如果两项工作两个工程队共同分工合作,最少需要多少天?
34
35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