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70,133,( )
218
210
228
226
1,4,27,16,125,36,( )。
252
343
49
108
根据表1资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1869年,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贯通,这条铁路对美国的发展意义极其深远。为了纪念铁路的修建,在铁路竣工时钉下了最后一颗由黄金制成的道钉。这枚“金钉子”成为美国铁路划时代的标志。地质年代的分界线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1972年,第一颗“金钉子”被钉在捷克,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了“金钉子”的不到15个。
从1999年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有时候决定“金钉子”落点的不仅仅是科学,比如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虽然喀什米尔和伊朗也有地质记录上合格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太难到达了,不利于科学研究,于是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
现在全球的“金钉子”已经超过50颗。科学家希望,能尽快把过去6亿年来的重要地质分界都能钉上“金钉子”。但越是古老的年代,“金钉子”候选地点就越难找,因为越古老的石头越稀有,那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化石。如前所述,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就谈不上钉子。2004年,在澳大利亚钉下了前寒武纪的第一颗“金钉子”,它标志着6亿年前覆盖地球的冰河年代的结束,以及埃迪卡拉纪的开始。这就是标准放宽的结果――关于埃迪卡拉纪的地质和生物事件,并没有全球普遍存在的记录。
第1段意在说明:
固定界标对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
将岩石作为年代分界标准的局限
研究者对地质测量方法各执己见
全盘考虑地质纪年才能科学合理
1,2,6,15,( )
19
24
31
27
-1,6,25,62,( )
123
87
150
109
一个纸箱里装有大小及材质完全相同的10个小球,其中3个黑色,2个白色,1个红色,2个黄色,1个绿色,1个紫色。如果不放回地依次随机取出3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依次是黑色,红色,白色的概率为:
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用了2个1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17
126
127
189
冬日晴空下,绵延上百公里的黄河湿地三门峡段,一群群“白衣仙客”悠然自得地________,时而引吭高歌,时而________,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形成全国罕见的城市生态风景线。在三门峡,白天鹅与山水,与城市,与人,融为一体,创造着“天鹅之城”诗意栖居的日常生活场景。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步 飞上云霄
飞翔 闲庭信步
徜徉 婉转低鸣
玩耍 一飞冲天
由于“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交线非常复杂,对焊接技术的要求和难度都非常高。那些经过培训、优中选优的焊工们,不但优质高效地如期完成了任务,而且在“鸟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自己的名字。用管理人员的话说,让无数普通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微小痕迹——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对这段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让建设者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
对于建设者来说,就是要抬头挺胸签下自己的名字
建设者签名,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普通焊工在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