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体验,而不是大小的区别。比如深圳,除了罗湖区,其他地区,依我个人的体验,皆为未完成之城区。道理很简单,城市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人气不是一天聚起来的。没有人生活的城区就是“鬼城区”。
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小城市更适合人们居住,因而更能代表独特的生活方式
发展时间长的城市,聚集起来的人气比较旺,城市才成熟
大城市人口规模大,发展也就成熟
一条圆形跑道长500米,甲、乙两人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跑步。已知甲跑了600米后第一次追上乙,此后甲加速20%继续前进,又跑了1200米后第二次追上乙。问甲出发后多少米第一次到达乙的出发点?
100
120
150
180
我们如果把人生比作几何图形中的一个圆。在一个已经画好的圆上,你要找到起点在哪、终点在哪,固然是很困难的,但你要找出其半径有多长,则是比较容易的。圆有半径,人生也有半径。生命的宽度、厚度及重度,就是由你的人生半径决定的。人生半径越大,你的生命的空间也就越大。
这段文字的意思主要是:
生活中年少者的价值远胜于年长者的并不少见
生命虽然是个充满变数的事物,但它也是可以度量的
不是有生命就有价值,也不是活得越久就越有价值
度量生命,首先应该度量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作所为
某公交站台附近区域停放A型共享单车4辆,B型共享单车5辆,C型共享单车6辆。一公交车到站后,下车的乘客随机选择其中13辆单车骑走。问B型和C型单车全部被骑走的概率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在10%以下
在10%-15%之间
在15%-20%之间
超过20%
“有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构成了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只要抓住时机,就能实现事物的质变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事实,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失败还未成为最后的事实时,决不能轻易接受失败!在胜利尚存一丝微弱的希望时,仍要拼尽全力去争取胜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强者。
由上述题干可推出以下哪个选项: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都来自拼搏
弱者会轻易地接受失败
真正的强者决不接受失败
只有在失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时,真正的强者才会接受失败
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
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时速达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
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
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尽管有国家的支持,使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落后,文化匮乏
与其等待国家的政策救助,当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
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个主要障碍
解决部分西北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
1,3/8,1/5,1/8,3/35,( )
1/12
1/16
1/18
1/24
1,-3,4,1,25,( )
15
100
325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