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刘刚、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个人在家做作业,陈华说:“我在家做作业”,刘刚说:“我没在家做作业”,王明说:“陈华没有在家做作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说真话的是:
无法判断
王明
刘刚
陈华
池中原有一定量的水,如果用一台抽水机向池内灌水,6小时可灌至半满;如用3台抽水机灌水,8小时可灌满。如将池中水排空,用4台抽水机灌水几小时能灌满?
6
7
8
9
有小利、小美、小景、小真、小珑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额头上沾了泥巴。显然,每个孩子只能看见别人头上有没有泥巴,而看不见自己头上有没有泥巴。头上沾有泥巴的孩子只说假话,只说假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沾有泥巴。同样,头上没泥巴的孩子只说真话,只说真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没有泥巴。已知:
小利说:我看见三个人头上没泥巴,一个人头上有泥巴。
小美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有泥巴。
小景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没泥巴。
小珑说:我看见一个人头上没泥巴,三个人头上有泥巴。
由此,以下陈述一定为真的是:
小景头上没有泥巴
小利和小真头上没有泥巴
小美头上有泥巴
小真和小珑头上有泥巴
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
这段文字中的“匠人规则”启示我们:
规则是有标准有角、非常清楚的,钉就是钉,铆就是铆
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规则可惩罚违反它的人,又可保护和赏赐遵守它的人
规则作为尺度和准绳,为人们做事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准确的概括是:
衣钵传人
完美与完整
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具体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这似乎没有争议。不过,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们说的知识通常指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________________”。他还说过,“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这些知识以外的因素通常不受重视。知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而增多,但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则更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过,“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分析是对的,那么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二个回答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每一个后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自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现实情况是,具备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备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具备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然而,科学和社会的殿堂中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成其为殿堂。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性人才,除了知识结构问题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样的价值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将下列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正确的顺序是:
①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地好奇
②好奇心能够在正规教育中幸存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只是局限于我们已知的一切,而想象力将包括整个世界中那些未知的一切
①②③
①③②
②③①
③②①
俄国作家肖洛霍夫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兔子没命地狂奔,路遇狼。狼说,你跑那么急干嘛?兔子说,他们要逮住我,给我钉掌,
狼说,他们要逮住钉掌的是骆驼,而不是你。
兔子说,他们要是逮住我钉了掌,你看我还怎么证明自己不是骆驼。”
在这个故事中,兔子最担心的是:
只要是骆驼,都要被钉掌
即使不是骆驼,也可能会被钉掌
如果被钉了掌,就一定是骆驼
如果没有被钉掌,就不会是骆驼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渴望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来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进一步_______。
(2)我记起了那些艰难的岁月,山区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和_______,为了自己的解放和幸福的未来,同我们党的同志一起,出生入死、同甘共苦。
(3)布吉街道位于深圳市中部,距香港新界8公里,距深圳宝安机场35公里,广深铁路、京九铁路、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_______。
繁荣 兴旺 发达
繁荣 发达 兴旺
兴旺 繁荣 发达
发达 兴旺 繁荣
张三家丢了一头牛,四位乡邻受到怀疑,经过一番讯问,四人的回答如下:
李甲说:“这事一定是赵丙干的,他一向手脚不干净。”孙乙说:“我没有偷牛。”赵丙说:“我也没有偷牛。”王丁说:“我认为李甲说得对。”后来经过查找,终于找到了盗贼,原来这四位乡邻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其余三个人都说了假话。请问,谁偷了张三家的牛呢:
李甲
孙乙
赵丙
王丁
小赵早起去上课,室友们让小赵帮忙占一下座位。
①小钱说:我还要坐昨天的老位置,就和昨天一样在小孙和小李后面就好,他俩帮我挡着。
②小孙说:我还是往前点吧,昨天坐的地方太靠后,看不清黑板。
③小李说∶我都行,这次别让我像昨天一样坐第四排就好。
④小周说:小吴个子太高了,这次我不要坐他后面了,顺便给我带杯奶茶,谢谢。
⑤小吴说:我都行,和昨天一样,我们五个人在不同的排就好了。
小赵于是按照室友们的要求,给五个室友占好了座位。
到上课前,小吴先来到教室,看见总共五排桌子的教室里,第一排放着笔袋,第二排放着奶茶,第三排放着书包,第四排放着水杯,第五排放着一本书,都是小赵占座的东西,虽然小赵没在里面,但聪明的小吴很快就推断出自己应该坐在:
笔袋的位置
书包的位置
水杯的位置
一本书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