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四位业务员在为本月的业绩进行排名。
张三说:“本月我的业绩最高。”
李四说:“我的业绩不是最低的。”
王五说:“我的业绩没有张三的高,但是还有人比我低。”
马六说:“我的业绩最低。”
但事实上,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
那么,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张三说错了
马六的业绩最低
张三的业绩比王五低
李四的业绩最高
2021年5月,上海市推出首本《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例》,劳动教育进课堂有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加强劳动教育的哲学依据是:
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奋斗才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变为现实
劳动是推动和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西方流传的《帝国亡于铁钉》一书中有一首民谣写道:铁钉缺,马蹄裂;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马蹄铁上一个钉子的脱落和丢失,本是初始条件下的十分微小的事物,是一个细节。我们谁也不会误解为一个马蹄上的铁钉的脱落会使一个帝国灭亡,但我们可以认定,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其长期的、持续的、连锁的、未来的效应却事关一个帝国的存亡。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细节的放大效应
细节的预测功能
成大事者不是不拘小节
质量效应
《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一直到今天,只要天气晴朗,我们都能看到耀眼的金星悬挂在:
黎明前的西方天空
黄昏时的东方天空
黄昏时的西方天空
午夜时的北方天空
一次逻辑考试后,兰兰、晶晶、玲玲在一起讨论考试成绩。
兰兰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也能得100分。”
晶晶说:“我看兰兰能得100分,我不能得100分。”
玲玲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得不了100分。”
事实上,考试成绩出来后,证明她们三个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下述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玲玲说的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
兰兰说的是真话,晶晶得了100分
晶晶说的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
玲玲说的是真话,兰兰得了100分
(1)同学们希望听名师讲京剧
(2)同学们对京剧戏曲有更进一步了解
(3)某高校开放了一门京剧课程
(4)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5)学校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家来学校开办讲座
3-4-1-5-2
2-5-4-1-3
2-4-5-1-3
3-2-4-1-5
刚工作时,我在一家高职院校当老师,除了一周上满20节课,还要当辅导员。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校学习氛围不理想,课堂教学面对的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产生满满的挫败感。每周下来,真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后来,我果断辞职,换了一个更喜欢的工作,这种“被掏空”的感觉就没有了。
“我”的故事的主要启示是:
成就感的获得,往往关乎个人的喜好
如果无力改变现实,就要努力适应它
与其在挫败中消耗自信,不如选择另一种生活
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才能避免挫败感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人大会议上通过和公布的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中,新成立了( )个国务院组成部门。
5
6
7
8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仅通过定期有限的考察就想掌握班子,仅依靠数次谈话就想吃透干部,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对精准科学识别干部理解错误的是:
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
其关键是看干部的平时表现
需要多维度、长时间的考察评价
必须包括才德、作风等多方面内容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上面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心态决定人生
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你不能控制环境,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