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每天早晨9点准时出门散步锻炼身体。他以3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步行6千米,其中每走20分钟休息5分钟。那么老李锻炼到()回家。
11点20分
11点25分
11点30分
11点45分
考勤主管:“你为什么迟到,不知道上班有时间规定吗?”工作人员:“我这是第一次迟到,我以前从来没有迟到过。”
下列()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甲:“今天天气真好,可以一起去游玩吗?”
乙:“今天的天气这么好,不适合游玩。”
警官:“这个东西是你偷的吧?”
嫌疑人:“我发誓我没有偷过任何东西。”
妈妈:“你不是喜欢吃鱼吗?为什么不多吃点?”
孩子:“我今天心情特别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丙:“昨天那个人讲得太好了,不是吗?”
丁:“是的,而且那个人还很友好。”
张三、李四得知,共有甲、乙、丙、丁等4支代表队分获了15个项目(分别以序数表示)的奖牌,其中,
甲队获得第1、4、12项目的奖牌;
乙队获得第2、4、7、8、11项目的奖牌;
丙队获得第4、5、6、12、13项目的奖牌;
丁队获得第1、5项目的奖牌。
王五从四支代表队获奖的15个项目中挑出一个单独告诉了李四,而将获得该项目奖牌的代表队名称单独告诉了张三。
王五对他们分别讲完,李四就说:“我不知道是哪支代表队获得这个项目的奖牌。”
张三听了,就说:“我知道那个项目了。”
李四马上也说:“我也知道那支代表队了。”
据此,可以推出王五挑出的代表队和项目分别是:
甲队,第1项目
乙队,第4项目
丙队,第12项目
丁队,第5项目
小明每天从家中出发骑自行车经过一段平路,再经过一道斜坡后到达学校上课。某天早上,小明从家中骑车出发,一到校门口就发现忘带课本,马上返回,从离家到赶回家中共用了1个小时,假设小明当天平路骑行速度为9千米/小时,上坡速度为6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18千米/小时,那么小明的家距离学校多远?
3.5千米
4.5千米
5.5千米
6.5千米
甲地在丙地正西17千米,乙地在丙地正北8千米。张从甲地、李从乙地同时出发,分别向正东和正南方向匀速行走。两人速度均为整数千米/小时,且1小时后两人的直线距离为13千米,又经过3小时后两人均经过了丙地且直线距离为5千米。已知李的速度是张的60%,则张经过丙地的时间比李:
早不到10分钟
早10分钟以上
晚不到10分钟
晚10分钟以上
这部古代医学典籍对我来说有点“深”,但我还是________地读了一遍,竟然________。我想中国的医道,其实就是天道、人道,是________的。从医生的医案中,我们照样可以读出中国的哲学和中国人的智慧。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神贯注 喜出望外 浑然天成
目不转睛 无师自通 不分你我
手不释卷 恍然大悟 一以贯之
饶有兴趣 爱不释手 一脉贯通
下列言行体现公民没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①“听说你养母病了?”“与我无关,我是被收养的。”
②“听说你生父病了?”“与我无关,我已经被叔叔收养了。”
③“爸,大学催缴学杂费了。”“你都成年了,自己挣钱交去。”
④“爸,小学催缴生活费了。”“我与你妈离婚了,找她要去。”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甲专家针对我国国内的煤炭市场结构已经供大于求的局面。提出:“要么限产以保价,要么降价。”
乙说:“我不同意”。
如果乙坚持自己的意见,哪个可以断定乙在逻辑上必须同意:
限产来保价但不降价
如果既不限产来保价也不降价不行的话,就必须既降产又降价
既降产又降价
降价但不降产来保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_______的事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水到渠成
司空见惯
顺其自然
顺理成章
真正的知识分子,自然和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古人劝学诗里说“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对于读书人来说,确实如此。当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我们说______;当一件事记录得真实,我们赞______;当一个读书人不断学习不断创作,我们称______;当某篇文章很有气势,我们则感叹笔力雄浑,用韩愈的话更是“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字字珠玑 直言不讳 持之以恒
妙笔生花 秉笔直书 笔耕不辍
文不加点 言之凿凿 不绝如缕
倚马可待 直抒胸臆 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