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准确的概括是:
衣钵传人
完美与完整
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某单位组织职工进行素质拓展培训,职工可自愿报名参加。老张碰到新来员工小李,聊起此事,老张提醒小李说:“单位组织素质拓展培训,赶紧报名去吧。”小李说:“我手上工作没有处理完,不用报了。”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小李的回答所包含的假设?
如果工作处理好了,则要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只要我工作没有处理完,我就不必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凡是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的,都是已经处理完工作的
只有工作处理完的人,才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小李乘公共汽车去某地,当行至一半路程时,他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然后一直站着,在离终点还有3千米时,他又坐下。在这次乘车过程中,若他站的路程是坐的路程的三分之一,则小李这次乘车的全程为:
8千米
12千米
9千米
14千米
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杨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王村的人在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两个村庄的人都说实话。一天,从未来过这里的外地人刘某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杨庄和王村,则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
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
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
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
这一天是星期三或星期六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在语法系统里,基本符号是语素,它被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例如“我喜欢吃葡萄”里的“我”“喜”“欢”“吃”都有意义,而且都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了,所以“葡萄”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也是语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语素的是:
琵琶
人民
衣服
履历
猴子听说牛老大要请一名家庭教师,于是前往应聘。他在水田里找到了正在耕作的牛老大,双方商定了相关事宜。第二天,猴子要去任教,临走时,他拱到水塘里把身子涂了一通污浊泥水。母猴见了觉得奇怪,问他为何如此。猴子说:“昨天我见牛老大就是这模样,大概他们家就兴这个,我是入乡随俗,拉近关系。”牛老大望见猴子脏兮兮的模样,满心不高兴,大声呵斥其离开。猴子惊诧地问道:“你昨天不就是这样吗?”牛老大边关门边鄙夷地回了一句:“我那是在水田里劳作!”。
这则寓言故事给基层公务员的启示是:
努力工作才是群众最欢迎的
深入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拉近群众关系并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了解人民诉求才能解决人民疾苦
某处长对下属做思想政治工作,引用孟子的话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这是在教育下属:
要在不同的需要中进行最佳抉择
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兼顾的
要把低层次需要引导到高层次需要上来
需求层次高就是思想境界高
甲、乙两地分别为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地相距360千米,A船往返需要35小时,其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比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短5小时。B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2千米每小时。问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12
20
24
40
将下列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这条河贯穿南北,盯着一条河看,其实就是纲举目张,在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
②它与空间一起支撑起一个勘探世界奥秘的坐标
③时间是历史,也是文化,还是解决一个个疑问的真相
④世界沿着运河像布匹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展开
⑤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探寻一条河,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复杂、浩瀚的世界
⑥它还给了我另一个想象世界的维度,那就是时间
①⑤⑥③②④
④⑥③②⑤①
⑤①④⑥②③
③②⑤④⑥①
一辆四轮汽车的前轮和后轮各为两个。新轮胎放在前轮可行驶45000千米,放在后轮可行驶30000千米。假设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的磨损情况都相同,现将这辆车的四个车轮全部装上新轮胎,并多买一个新轮胎备用,请问这辆车最多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30000千米
40000千米
45000千米
50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