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该行为反应为被动应答。操作性条件反射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手指头触碰含羞草,其叶子会蜷缩成一团
婴儿一出生就有吸吮和抓握本能反应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得到食物之后白鼠按压杠杆的次数增加
在狗进食的同时摇晃铃铛,反复多次之后,尽管不再给与食物,但在摇晃铃铛时,狗依旧会分泌唾液
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50°角入射,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可使太阳光沿井照亮下水道,则下列关于平面镜放置正确的是:
与竖直方向成50°
与水平方向成50°
与水平方向成70°
与水平方向成25°
如图所示,在3×3方格内填入恰当的数后,可使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数的和都相等。问方格内的x的值是多少:
2
9
14
27
如图所示,在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里放进一块冰,则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杯子水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应当是:
一直上升
先下降后上升
先上升后下降
一直不变
已知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为了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将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见表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若要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②和③
若要研究固体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②和④
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①和④
第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最慢
背信规避是指当风险来源为另一个体而不是自然条件时,人们普遍更不愿意冒险,即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对于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高于对客观风险的规避程度,体现在人们面对人为风险时比面对客观风险时表现得更保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背信规避的是:
与老司机相比,坐新手司机开的车时,后排座上的乘客主动系安全带的更多
在对客观题阅卷方式意愿的调查中,学生更愿意选择机器阅卷而非人工阅卷
决定谁先开球时,双方球员都倾向于由裁判抛硬币决定而非裁判随机指定
在老师打算指派一个人多承担一项任务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抽签决定
反射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活动。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反射。它是一种简单的不加任何条件的反射,属本能行为。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学习到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反射。下列哪项符合无条件反射的定义:
经常吃一种叫风风品牌的狗粮的小狗闻到或看到这种狗粮就会流口水
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在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让孩子跟着唱歌,有一次音乐响起,老师没有让孩子们唱歌,但是孩子们却跟着唱起来
赛马“海洋饼干”的右侧身体小时候经常被训练师毒打,所以它一见到右侧有人举起鞭子就会发狂
小王外出打工,不小心丢失财物,几天没有饭吃,非常饥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而且见到食物就直咽口水
如图所示,有两排蜂房,一只蜜蜂从左下角的1号蜂房开始去8号蜂房,假设只朝右方(正右或右上或右下)逐个爬行。则不同的走法有:
16种
18种
21种
24种
2009年H省年末常住人口达到7034.4万人,出生人口90.7万人,出生率为12.93‰;死亡人口45.1万人,死亡率为6.43‰;净增人口45.6万人。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2251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78.8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0元,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9年H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5‰
6.9‰
7.2‰
12.6‰
拥挤的居住条件导致的市民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成为A城面临的重大问题。因为A城和B城两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相当,所以A城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必定会在B城出现。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未能准确区分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这两个概念
未能准确区分一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这两个概念
拥挤的居住条件是导致市民健康状况下降的唯一原因
忽略了相同的人口密度可以有不同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