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个人高考前对英语成绩进行预测。当时,
甲说:“我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了90分。”
乙说:“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但是我知道丙能考90分。”
丙说:“丁不会考到80分。”
丁说:“乙不会考的比60分还低。”
事实上只有一个人猜对了。
以下哪个结论不支持乙猜对了:
丁考得比甲好
乙考得不是最差的
甲和丙考得一样高
丙和丁考得一样高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被传讯,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个人没有作案
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个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判断成立: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一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一条船以恒定的速度逆流航行6公里后,再返回原地,共耗时2小时(不计船掉头的时间)。请问船逆流航行与顺流航行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1:3
2:3
1:2
1:4
“我思故我在”“我劳故我在”,这种存在方式带给我两书柜的劳绩,好比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多少有了一点________。这种存在方式也带给我________的生活习性。活得实在、活得真实,在我看来是整个人生的真谛。我喜欢像罗丹的《思考者》那样,没有________、没有装点,通过自己的文字,赤膊面对这个世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硬度 简朴 遮掩
厚度 简单 掩饰
亮度 简洁 遮挡
温度 简练 修饰
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提示到:“你不是我的秘书吗?”布里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反问他:“那么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便高声喝彩:“问得好!”
对于布里昂的回答,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针对对方提出的类比,转换一个角度,同样运用这两类事物进行类比推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运用真实可感的具体事例,通过事物间的微妙联系进行推理,使辩驳更具体直观,更形象生动
故意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来进行比较以此来推论和驳斥对方的观点
不直接将两类事物进行对比,而是仅就其中一类事物进行说明,真正的结论留给对方去领悟
华光高科技公司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有小张、小李、小王、小赵、小钱等5人入围。
从学历看,这5人中有2人为硕士,3人为博士;
从年龄看,这5人中有3人小于30岁,2人大于30岁。
已知,小张、小王属于相同的年龄段,而小赵、小钱属于不同的年龄段;
小李与小钱的学位相同,小王和小赵的学位不同。
最后,只有一位年龄大于30岁的硕士应聘成功。
据此,可以推出应聘成功者是:
小张
小王
小赵
小钱
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就业职位,他们四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获得该职位。在面试结束时,他们四个人对该次面试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甲说:“我这次肯定得不到这个职位;”
乙说:“我估计这个职位应该是丁获得;”
丙说:“乙的口才最好,乙肯定能得到这个职位;”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对了,那么到底谁能获得这个职位:
甲
乙
丙
丁
某单位组织职工进行素质拓展培训,职工可自愿报名参加。老张碰到新来员工小李,聊起此事,老张提醒小李说:“单位组织素质拓展培训,赶紧报名去吧。”小李说:“我手上工作没有处理完,不用报了。”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小李的回答所包含的假设?
如果工作处理好了,则要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只要我工作没有处理完,我就不必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凡是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的,都是已经处理完工作的
只有工作处理完的人,才报名参加素质拓展培训
人工智能技术擅长许多人类视为畏途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比如,人类从小数据中迅速归纳出规律的直觉,心领神会的社交能力,对日常概念和场景的识别等。人类看似简单的一些能力,实际上是由人脑60亿个神经元和500万亿个连接所支撑。一个人的大脑容量相当于2的50次方字节,等同于目前整个互联网的容量。不敢妄言计算机永远不能模拟人类的全部功能,但至少在十年之内,人工智能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填入该文段横线处最合适的是:
而人们的某些能力也将被人工智能替代
但人类的一些能力却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短板
仍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
未来需要模拟更多人类的特殊能力
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
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
乙说:“我不能进公司”;
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
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甲和丙
乙和丁
乙和丙
丙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