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比赛活动无所不在,凡是有竞赛的地方就有规则的存在。体育比赛有严格和严密的竞赛规则,裁判员在赛场上依据规则来进行判罚,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没有任何争议的优胜者。这些活动的背后,如何用好的规则引导竞争,规范竞争,使人向善,使社会更为公正,是古希腊思想家们热衷探讨的话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古希腊人强调竞争中规则的重要性
公平是古希腊思想家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遵守规则是古希腊体育比赛的核心理念
严密的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我的祖国》是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的插曲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
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都是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半岛大致分为南北两部分
有研究团队收集蜘蛛网进行微塑料实验测试,发现所有的蜘蛛网都被微塑料污染过。有些蜘蛛网中,微塑料可达蜘蛛网总重量的十分之一。该团队研究员认为,可以通过特定区域的蜘蛛网来快速了解该区域的微塑料污染情况。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可以支持上述观点?
微塑料可以有许多来源,包括纺织品、水瓶、外卖容器和食品包装
漂浮在空气中的微塑料有可能被人类吸入并进入血液,从而造成健康风险
蜘蛛网可有效粘着空气中漂浮的微塑料,其含量与空气中的微塑料浓度成正比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微塑料含量进行检测,但准确度和灵敏度并不一致
寒假第一天,骑行社团从学校出发去滑雪,他们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2个小时到达滑雪场,游玩4个小时后按原路以原速返回。骑行社团离开学校5.5小时后,辅导员派大客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沿相同路线迎接骑行社团,则大客车出发后与骑行社团相遇需要的时长是: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0分钟
从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开始,人类走向航天空间有40余年了,3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至今外层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碎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本文采用“太空垃圾场”的比喻,旨在说明:
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
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高新技术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被传讯,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个人没有作案
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个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判断成立: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政治避难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的行为,一个国家对于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居留并给予法律保护,国际法上称之为“庇护”,庇护的外国人,通称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保护下,不被引渡或驱逐。
以下各项中属于政治避难的是:
陈某是中国公民,跟朋友发生争执,错手将朋友打死,怕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偷渡到了甲国
李某是我国某商业银行行长,贪污受贿数额巨大,案发之前办好签证,顺利到了乙国,乙国是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以李某被引渡回国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为由而拒绝引渡
丙国总理,因为本国发生了轰动世界的军事政变而流亡到了丁国,以巨额投资为代价,经申请被允许在丁国长期居住
卯国前总统,卸任以后在A国购置了不动产,一直居留于A国
话说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关于这段文字所属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
其作者与曹雪芹生活在同一时期
“白帝城托孤”是书中的一个情节
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银雀山汉墓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书写文字
陵墓特征
陪葬物品
简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