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对“人口红利”理解不正确的是:
“人口红利”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
“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持续高速增长
优化人口结构是保持“人口红利”的主要途径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缓解“人口红利”的不利影响
甲、乙两地稻谷同时成熟,分别需要15台和13台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计划从丙、丁两地分别调配20台和8台收割机进行支援。若从丙地调配一台收割机到甲、乙两地分别需要油费40元、50元;从丁地到甲、乙两地分别需要50元、30元,则完成所有的收割机调配至少需要油费( )元。
1000
1090
1180
1270
2013年12月下旬,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目标。
另外,公告还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23.42%。其中农村增长26.30%,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47.35%)。经费上,农村增速超过全国增速,且增速最快的省份全部为中西部省份。
然而,在实现4%目标的同时,2013年5月6日湖北省洪湖市,12月28日黄冈市罗田县先后发生教师罢课,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暴露出教育经费达标后深层次的问题。
2012年与2003年相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了:
5.8倍
6.8倍
7.8倍
4.8倍
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从民调看,在一些发达国家民调中领先的政党往往是比较重视本国问题的,美国总统选举中的“特朗普现象”便是佐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西方国家正在变得更“国家化”。从心态看,近年来“全球化受害者”心态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从指数看,全球连通性指数表明,全球连接的紧密程度在降低。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在一定范围复活。然而从地区看,各大洲之间都离不开国际大市场的互联互通;从产业看,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业态,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工业4.0,都离不开全球产业网络;从行业看,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都需要利用国际金融大平台。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全球化进程出现减缓迹象
逆全球化思潮在一定范围复活
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
逆全球化与全球化分庭抗礼
观察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的情况,经济持续低迷的直接后果是年轻人就业困难、失业率高、收入减少等。年轻一代经济难以独立,还衍生出另一个后果:父母增加对子女的支持。这些国家的共同经验说明,一旦年轻人缺乏经济独立,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便会加深。在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作者支持的观点不可能是:
父母一向都喜欢插手孩子的事情,跟经济好坏没关系
父母的介入会延伸至年轻人择偶和择业取向
父母对生活的介入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还包括影响子女决策
经济发展缓慢,出现家庭力量逆向增长,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从一瓶浓度为20%的消毒液中倒出后,加满清水,再倒出
,又加满清水,此时消毒液的浓度为:
7.2%
3.2%
5.0%
4.8%
F省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0.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值1038.3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生产值4508.0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生产值3613.74亿元,增长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2元,比上年增长14.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其中,服务价格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F省A、B、C三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6.8%、7.0%和6.7%。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万人,比预期目标多3万人。全年有9.8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与上年末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
财政总收入1284.2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00.03亿元,可比增长29.4%,财政支出901.22亿元,增长23.7%。全省国税税收收入(含进口税收)856亿元,增长22.6%;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644.29亿元,增长29.1%。
F省全省人口大约为:
3569万人
3569535人
3696万人
3696534人
某市为了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在2008年、2010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图书馆,2008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7万余个,到2010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13万个。2011年,该市又在新区建立了第三个图书馆,于2012年初落成开放,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计办理市民借书证20余万个,市政府由此认为,该项举措是有实效的,因为在短短的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图书馆要不断购置新书,维护成本也很高,这会影响该市其他文化设施建设
该市有两所高等学校,许多在校生也办理了这3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很多办理了第一个图书馆借书证的市民又办理了另外两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该市新区建设发展迅速,4年间很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新区
英国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发生在6000年前。这些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一个被称为早期欧洲农民的群体。第二次迁徒发生在青铜时代早期,迁徙群体的祖先最终产生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至少90%的基因组成。为了确定第三次人口迁移,研究团队对考古遗骸的近800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从青铜时代早期到晚期英格兰和威尔士早期欧洲农民的血统平均比例从30%左右增加到36%左右。而在铁器时代,这一比例稳定在人口的近一半。研究人员据此表示,他们发现了法国人大规模移民至英国的证据。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迁徙的法国人中拥有一定比例的早期欧洲农民血统
青铜时代的中后期是英国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联系紧密的时期
基因测序利用的遗骸是在英国、西欧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
今天生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比青铜时代早期的人拥有更多的早期欧洲农民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