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常描写东风为春天的使者,下列诗句中,()的“东风”不是指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某电视专题片介绍了三位富有诗书才华的古代帝王,片中先后出现了《玉树后庭花》“千古词帝”“瘦金体”等内容。
这三位帝王分别是:
南朝梁武帝萧衍、南唐后主李煜、隋炀帝杨广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
魏文帝曹丕、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玄宗李隆基
南朝梁武帝萧衍、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
镶嵌,是指为了把话说得轻缓或郑重些,有时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有规则地镶在一个词或语句里,一般以镶加虚词和数词最为常见。它可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其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拼字,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拼字的是:
他比我学问高,但办起事来,我不输他一丝一毫
现在呀,老百姓过日子还是会精打细算、前思后想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他们这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只含有化学变化的诗句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自在人间
粉身碎骨浑不怕
烈火焚烧若等闲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本来应该用两个短语或者句子表达的内容,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合并时把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并提修辞手法的是:( )。
《论衡·明雩》:“尧、汤水旱。”
《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孟子·离娄上》:“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颜氏家训·风操篇》:“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意象的是: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016年对华东地区出口额排名前5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 个国家同年在华东地区进口额也排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5名:
1
2
3
4
中国是最早筑城的国家之一。数千年来,中国先后修建了至少数千座不同等级的各类城池,________了辉煌的古代城市文化,________、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人类文明史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制造 生生不息 不可替代
创造 绵延不绝 不可或缺
积累 经久不息 必不可少
积淀 络绎不绝 举足轻重
下面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