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一种装置,使人说话或吃东西时都能通过下颚活动产生电能并储存起来。实验对象佩戴该装置后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紧贴着下巴的索带可产生大约10微瓦至18微瓦电力,而进餐时每次咀嚼食物平均约产生7微瓦。据预期,这种发电方法经改进后,未来可能用于助听器、智能听觉保护器甚至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新研究的发电方法可以用于助听器充电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出一种通过运动使身体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
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可产生10-18微瓦的电力
人说话或吃东西能产生电能
将5个相邻的铺位出租给2家餐厅和2家水果店。要求租完不能有空余铺位,每家餐厅可以租用1个铺位,也可以租用并打通2个相邻的铺位作为其营业场所,每家水果店只能租用1个铺位,且相同类型的两个租户之间至少要间隔1个铺位。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
24
48
8
16
阮是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在古代被称为“秦枇杷”。公元三世纪左右,有一位叫阮咸的音乐家,非常善于弹奏这种圆形音箱的“秦枇杷”。由于他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就渐渐用他的名字“阮咸”来称呼这种乐器。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琴头一般装饰有中国传统的龙或如意等骨雕艺术品,两侧装有四个弦鞘,阮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阮的结构原理、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四种乐器中哪一个是阮: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滑,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莫以善小而不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做人原则应一以贯之
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有著名的“南四湖”。
下列不属于“南四湖”的是:
微山湖
昭阳湖
东平湖
南阳湖
某商场开展“助农销售”活动,凡购买某种农产品满300元者可获得一个礼盒,其中装有6种干货中的随机3种各1小袋,以及1袋小米或红豆。问内容不完全相同的礼盒共有多少种可能?
30
40
45
50
小张对小李说:“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一看到红色就热血沸腾。”小李于是书写了红色两个字,对小张说:“你觉得热血沸腾吗?”
以下句子的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
小张对小李说:“海水咸吗?要不,你去尝尝那两个字,看看有咸味不?”
小张对小李说:“你的朋友真是个好人啊,你看,长得就非常漂亮”
小张对小李说:“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花就像美女一样,人人爱看”
小张对小李说:“这个人真麻烦,一点麻烦都解决不了”
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塞满挤爆,常常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收下一个信息,这导致信息的传递处于无意识处理的状态,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深入思考。长期下来,我们的大脑容易被既定的观念限制,看似精明却往往漏洞百出。商家、推销员、诈骗集团等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巧妙操弄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制造一个又一个骗局,我们则比想象中更容易落入圈套,还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骗局的根源之一:其实我们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中。
当我们在看世界时,我们是真的“直接”看到了世界,还是只是“间接”看到了世界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们当然是直接看到了世界,但事实上,我们只是间接看到了世界。我们的各种感觉和经验,完全是大脑解码后传递给我们的产物。当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或摸到东西时,我们真正“接触”到的,只是大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①我们所有的知觉经验,完全是大脑的产物。大脑通过感官,把外在世界的能量和信号转变成电生理信号,这些电生理信号又被转化成知觉意识。我们所体验到的,就是这些由大脑产生的知觉意识。换言之,我们的知觉意识,完全是大脑创造出来的知觉假象。由于是大脑模拟的虚拟现实,其中就会有错误或漏洞。这就是大脑容易受骗的第一个原因。
骗局的根源之二:各种思考捷径帮倒忙。
在演化过程中,大脑竭尽所能地让这些模拟的知觉能够逼近真实世界,好让我们可以顺利存活于世界之中。②但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野性世界,大脑常常需要选择牺牲少许的“正确性”以换取“速度”,“思考捷径”就是大脑为了求快而建立的一种快捷计算方式。通过某些事先建立好的预设,大脑可以节省许多资源。③我们无论怎样使用意志去穿透认知,都不可能改变大脑的想法。科学家们把这种无法通过意志力进行矫正的认知现象,称为“认知不可穿透性”。这种“认知不可穿透性”,正是大脑可能欺骗我们的另一重大原因。
骗局的根源之三: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出现漏洞。
大脑容易受骗或出错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出现漏洞。大脑中的电生理信号在被转化成知觉意识之前,必须先经历一系列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④比如突触释出神经传导物质、电子信号在脊鞘上跳跃等过程,这些完全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层面。
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全部呈现到意识中,我们将会被信息淹没。因此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但是,_______________。当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些庞大的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时,这些会偷偷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
填入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大脑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
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出错
信息的重要与否可能因时而异
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土地中,有一块长方形花田OBDA,据此可知,从A点走到B点的直线距离为多少米?
5.3
5.6
6
6.1
三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每天两队工作、一队轮休,最后耗时13天整完成了这项工程。问如果不轮休,三个工程队一起工作,将在第几天内完成这项工程:
6天
7天
8天
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