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峰时段,地铁每8分钟一班,在车站停靠1分钟,则乘客到达站台2分钟内能乘上地铁的概率为: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人民法院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所在社区可推荐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传真的方式送达判决书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被告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它只能是组织,而不能是个人
它是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应诉
对共同行政行为不服的,作出共同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在行政委托关系中,被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往返A市和B市的长途汽车以同样的发车间隔从两个城市分别发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往目标城市。上午9点多,李先生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开车从A市长途汽车站前往B市长途汽车站,路途中总共追上了3辆从A市开往B市的长途汽车。问他在路途中最多能迎面遇到多少辆从B市开往A市的长途汽车?
27
25
36
34
知识产权广义上是关于无形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是通过排除他人的主张和干预而独占智力成果的开发和使用,进而获得独占权益的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____________属性,财产理论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理论。具体到知识产权与公共领域的二元关系中,则是一方面强调权利人作为财产权主体控制其权属范围内的一切资源而排除资源自由流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将公共领域作为知识产权潜在的“对手”,主张公共领域的边界和层次的发展压缩了知识产权的权属范围,限制了知识产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的功能实现。
为了避免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损耗,通过财产制度赋予主体对特定资源的所有权,可以确保资源的使用受到合理规范和控制。同时,财产所有权的确立在减少资源损耗的基础上增加财产使用带来的收益,引导财产主体进一步投入、开发和使用资源本身,形成资源不断增值和收益的良性循环。
智力成果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属性,在创造、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公有物的悲剧”中资源过度使用的困境。然而智力成果缺少法律制度的规范而允许不受限制的自由使用,造成的不利后果则是权利主体无法就智力成果的价值进行有效的收益,最终导致智力创造活动激励不足而无以为继。巧合的是,财产化智力资源能提供充裕的行为激励而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理论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依托财产理论实现重要的制度功能——鼓励智力创造活动,这又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相契合。
问题在于,财产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资源的财产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阻碍后续开发和使用行为。知识产权领域也有类似的矛盾。在传统的生物制药领域,基于专利申请而不断增加的专利数量不仅没有进一步促进研发创新,反而由于权属复杂分散难以整合而导致后续研发的成本过高,最终阻碍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类似的,版权领域内的演绎行为的权利传统上归属于作品原作者。然而,滑稽戏仿等创作行为本身是对原作品进行丰富和发展的合理手段,通过转化性的创作来体现不同于原作者的目的和意图,能有效丰富社会整体文化技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实践中各国在版权立法方面将滑稽戏仿规定为版权的例外并允许类似行为的实施。显然,坚持绝对的演绎权利必然压缩演绎作者创作的空间,抑制基于原作品的演绎行为。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在理论构建过程中不能依赖财产化思路将智力资源完全专有化,而应该在财产化的过程中兼顾其他策略来实现知识产权的制度目的。
作者认为,知识产权不受限制自由使用最终将会导致:
智力成果的权利人无法得到相应的收益
智力创造活动由于激励不足而无以为继
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资源收益的不断增值
知识产权的使用缺乏合理的规范和控制
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管的垃圾处理场未通过环保验收而运行多年,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多次责令其改正均无果。根据2017年6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县()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民政局
检察院
国土资源局
司法局
公力救济是指当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有被侵害之虞时,权利人行使诉讼权,诉请人民法院依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程序保护自己的权利的措施。
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力救济的是:
老李在超市买到一瓶假酒,老李与超市协商,要求超市给付真酒一瓶
老李在超市买到一瓶假酒,老李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要求对超市进行罚款
老李在超市买到一瓶假酒,老李与超市协商,要求超市进行十倍赔偿
老李在超市买到一瓶假酒,老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退换其购买的假酒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7日
10日
15日
30日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是:
民事上诉人可以任意撤回其上诉,这是其有处分权的表现
民事上诉人在上诉被人民法院受理后就不能撤回上诉
民事上诉人只有在人民法院认定其上诉理由不充分时,方可撤回上诉
民事上诉人可申请撤回上诉,但是否准许,由二审人民法院审查后做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