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长方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分别从A、C处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跑道匀速奔跑,已知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5米/秒、4.5米/秒。则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沿长方形跑道跑过的圈数是:
4
4.5
5
5.5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于该协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协定签署标志着全球参与人数最多、成员结构最多的东亚自贸区建成
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并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参加谈判
协定涵盖货物和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投资、知识产权、数字贸易、金融等议题
协定规定的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超过90%,与世贸组织的成员开放度持平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1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2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8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250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200
150
100
50
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
1140米
980米
840米
760米
一条过圆心的铁丝把一个圆形铁环分成两个半圆周,在每个分点标上质数m;第二次用铁丝把两个半圆周的每一个分成两个相等的圆周,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两数和的
;第三次用铁丝把四个
圆周的每一个分成两个相等的
圆周,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两数的
……如此进行了n次之后,铁环上的所有数字之和为6188,则m和n的值分别为:
2和80
3和70
5和60
7和50
11和40
13和30
17和20
19和10
有甲、乙、丙、丁四个朋友,他们分别是音乐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少年时代,他们曾经在一起对未来做过预测,当时,
甲预测说:我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科学家。
乙预测说:丙将来要做逻辑学家。
丙预测说:丁不会成为音乐家。
丁预测说:乙成不了天文学家。
事实上,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
那么,这四位朋友分别是什么“家”呢?
乙是逻辑学家,丁是天文学家,甲是科学家,丙是音乐家
甲是逻辑学家,乙是天文学家,丙是科学家,丁是音乐家
丙是逻辑学家,甲是天文学家,丁是科学家,乙是音乐家
丁是逻辑学家,丙是天文学家,乙是科学家,甲是音乐家
甲、乙两车运一堆货物。若单独运,则甲车运的次数比乙车少5次;如果两车合运,那么各运6次就能运完。甲车单独运完这堆货物需要多少次:
9
10
13
15
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中的一位文学家被谢灵运称赞“才高八斗”,以下诗句是这位文学家作品的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七名候选人中有女性三人:张丽、孙美和朱萍,男性四人:赵海、王波、李田和胡庆。现要从这七名候选人中选出三人组成某委员会,且符合以下规则:
孙美和王波不能同时入选,
胡庆不能与女性候选人同时入选。
问如果赵海和李田不入选,那么该委员会的组成有几种可能:
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评论晋人刘琨的作品“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这是用刘琨罹逢厄运的经历,来解释其诗作何以多感慨悲愤之词。当代的文学评论家更是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考察作品。某位研究清末小说《孽海花》的学者曾说,要理解这部作品,就要“知人论世”,有必要探索曾朴的生活、思想历程与创作过程。可知,“知人论世”是他研究《孽海花》的重要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知人论世”历来是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
作家的经历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知人论世”被奉为古代作品研究的圭臬
当代学者继承了中国古人的文学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