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阅读∶沉浸式
企业销售∶盈利性
乡村教育∶均衡化
人工智能∶数字化
线上课程∶直播性
《2021年第2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选取我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报告采用“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作为表征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指标,即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在各城市的主城区实际行程时间和畅通行程时间的比值。采用“周末拥堵指数”作为表征城市周末交通拥堵状况的指标,即周末8∶00—20∶00,在各城市的主城区实际行程时间和畅通行程时间的比值。
对于同时进入两份拥堵榜的几个城市,其通勤高峰实际速度与周末实际速度差异值的绝对值最大的城市是:
北京
长春
西安
贵阳
我国家长们对儿童阅读越来越重视,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读好书。2018年,某市70.3%的家庭有父母陪孩子读书的习惯,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201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时长也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2018年该市的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72本,比2017年还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近年来孩子课业负担较重,对课外阅读很多人是“心有余而时不足”
大多数80后、90后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比较看重亲子阅读的意义
在亲子阅读中很多孩子习惯“听书”,这种情况2018年未计算在内
孩子在手机、电脑上的电子阅读一直未纳入儿童图书阅读的考虑范围
当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更多的人愿意利用电脑、手机以及各种阅读器来阅读电子图书,而且电子图书具有存储量大、检索快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王研究员认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王研究员的观点:
阅读电子图书虽然有很多方便之处,但相对于阅读纸质图书,更容易损害视力
有些读者习惯阅读纸质图书,不愿意采用数字化方式阅读
许多畅销图书刚一出版,短期内就会售完,可见,纸质图书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前提下才允许流通相应的电子图书
在电子传播的时代提倡有纸阅读,也许会被看成一种矫情,从知识传播和阅读效率角度讲,这种阅读也是高成本的,但读书本身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输入,而是一种文化生活,拥有丰富的心理探索和绵密的感情体验,这些微妙不可或缺,触屏阅读是一种更便捷更高效的阅读方式,但恰恰因为便捷与高效在某种意义上剥夺了纸质阅读的慢与精细,消化的时间与反刍的机会,冥想的诗意与活在历史中的觉悟,由此可能会遗漏那些被作者放在字里行间的更隐秘和更重要的信息。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纸质阅读与触屏阅读存在巨大差异
触屏阅读难以取代纸质阅读的地位
电子传播时代更应提倡纸质阅读
传统阅读能带来独特的心理体验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___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实在有_______之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书∶阅读
琵琶∶弹奏
观察∶望远镜
歌手∶音乐
杯子∶解渴
一深一浅的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电子化阅读比纸质阅读更便捷、更有效
浅阅读比深阅读更胜一筹,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
用什么载体读书并不是阅读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所读文本是否深刻
看爱情小说与看人文经典,收获是一样的
电子书∶纸质书∶阅读
油画∶素描∶绘画
卷尺∶长方形∶测量
计算器∶算盘∶计算
天平∶体重秤∶称重
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_______地广泛提倡读书之外,近年来,“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_______开来的“浅阅读”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一如既往 流行
大张旗鼓 蔓延
始终如一 活跃
不遗余力 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