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丝绸生产的_______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_______较前代大大扩大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鼎盛 规模
重要 范围
繁荣 种类
成熟 领域
母亲年龄是唐氏综合征筛查所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母亲年龄越大,宝宝出现遗传异常的风险就越高。当卵子里有一条多余的21号染色体时,胎儿就会出现唐氏综合征。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出现此类异常的风险也随之升高。最近,一些专家开始对这种筛查方法提出质疑,认为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质疑:
精子的21号染色体也可能粘连多余的遗传物质,父亲的年龄越大,制造精子过程出错的概率就越高
造成宝宝精神健康问题的重点似乎并不在于母亲的“绝对年龄”,而在于父亲与母亲的“相对年龄”
子宫基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只要激素水平充足,年老妇女的子宫也能够正常养育胎儿
现代人因为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影响,容易产生基因突变,即便是健康夫妇也有生育“唐氏儿”的风险
《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光明网记者钟蕾蕾)在3月22日第22届世界水日,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参赛摄影作品可通过“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活动官方网站(http://mqsj.gmw.cn/)投递,绘画作品可寄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办公室。本次活动历时半年,将于今年8月评选出获奖的摄影及绘画作品。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征集“我与水的故事”摄影作品
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绘画作品
“我与水的故事”的征文已展开
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
碰到一对在景区游览的母子,母亲认真且耐心地给孩子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来得知,他们是第一次来看石窟造像,为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景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母亲花了不少力气做功课。实际上,与大多数人的走马观花、______相比,这种案头工作扎实、用心准备的观景之旅必定质量更高、收获更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轻描淡写
一目十行
每天,我望着_______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同一个_______着生命的母亲,_______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全力以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掩埋 养育 等待
掩盖 孕育 期待
掩盖 养育 期待
掩埋 孕育 等待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古代法治的本质
法律对治国的作用
以法治国思想的变迁
古代法律对君权的影响
据报道,某卫视的亲子节目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2/3。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晚上,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而年轻的爸爸也许还在加班、在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依然延续着没有父亲陪伴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父母亲情教育缺席现代的家庭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亲子教育的主体缺位
当下亲子节目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
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间缺少交流
2012年,农民小王家双喜临门:一是喜得千金,女儿飞飞出生;二是母亲过80周岁大寿。到2017年,奶奶的年龄数(周岁)是孙女飞飞的年龄数(周岁)的( )倍。
15
16
17
18
已知今年小明父母的年龄之和为76岁,小明和他弟弟的年龄之和为18岁。三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父亲的年龄是小明弟弟的四倍。问小明今年几岁?
11
12
13
14
青铜镜背面的花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齐家文化时期的青铜镜背面花纹较为简单,到了汉代,镜子的背面开始出现了几何图案,这些图案设计的灵感或者源于当时汉代丝绸上的花纹。科特森还特意提供了一些汉代丝绸的藏品与青铜镜共同展出,以便参观者进行比较。到了隋唐时期,镜子背面开始出现十二生肖、五岳四海等图案。而随着唐朝与西域和海外频繁的贸易往来,一些外来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反映到青铜镜上,其中包括葡萄藤,花草以及复杂的回纹样式。元代以后的青铜镜开始出现仿古的风潮,镜子背面的设计有模仿唐朝以前青铜镜的痕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青铜镜背面花纹的演变
青铜镜背面花纹设计理念的回归
青铜镜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中外交流对青铜镜纹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