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选派甲、乙、丙、丁4位专家组成乡村振兴调研小组,担任组长的专家为男性、党员、教授。已知这4位专家中:
(1)每位专家都至少具有组长的一个特征;
(2)有党员3人,男性2人,教授1人;
(3)甲和乙性别相同;
(4)乙是党员当且仅当丙是党员;
(5)丙和丁不全是党员。
由此推出,担任组长的是:
甲
乙
丙
丁
整数15具有被它的十位上数字和个位上数字同时整除的性质,则在11和50间具有这种性质的整数的个数有:
8个
9个
12个
14个
阮是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在古代被称为“秦枇杷”。公元三世纪左右,有一位叫阮咸的音乐家,非常善于弹奏这种圆形音箱的“秦枇杷”。由于他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就渐渐用他的名字“阮咸”来称呼这种乐器。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琴头一般装饰有中国传统的龙或如意等骨雕艺术品,两侧装有四个弦鞘,阮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阮的结构原理、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四种乐器中哪一个是阮: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定义:
①人才的多产性:指杰出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或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现象。
②人才的多才性:指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
③人才的记忆术:指人才在学习、工作中所运用的记忆方法。
典型例证:
(1)在创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剧本之前,张笑天并不了解刘铭传,清史专家向他介绍了刘铭传的各种事迹,3个月后,剧本完稿。
(2)罗京不但新闻播得好,同样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在青岛、南京、云南都有他踢球留下的美好印象。
(3)1968年,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卢里写成《记忆能手的头脑》一书,书中描述了一位联觉能力极强、记忆力惊人的男子。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①相符
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不相符
例证(2)(1)分别与定义③②相符
在上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下边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四个图,从中选出唯一的一项作为保持上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2015江苏A051/江苏B051】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一位印尼朋友对我说:“闯红灯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印尼和其他地方都有,可没见中国这样________的,你们的骨头蛮硬的。”然而,骨头硬不代表命硬,我们也惜命,而惜命就得遵循生命节律的快慢缓急。但是在闯红灯这个问题上,我们却有了人行道就横行霸道,有了斑马线就策马扬鞭,因为________,闯红灯不分年龄阶层,老眼昏花者、目不识丁者、西装革履者……这门技术实在没有门槛,而电动车更是闯王们攻城拔寨的利器。人只要上了电动车,激情一秒变速度。电动车闯红灯出事故的案例太多了,令人伤心,可总没人上心。有人喜欢将电动车呼为“小电驴”,驴是长眼的,可人一旦上了驴背,眼就________了。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各地 法不容情 失明
遍地开花 光脚不怕穿鞋的 瞎
无处不在 法不责众 目不暇接
随处可见 横的怕不要命的 不好使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人们常常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而文人和哲人则常常生活在想象世界里。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或喜或悲,在文人笔下成为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在哲人眼里,则是一篇篇的哲学故事。其中,一位哲人对乐观与悲观这样解释:譬如面对着桌子上的半杯水,乐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的一半是满的,悲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一半是空的,显然,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黯淡的心情也能够很快豁然开朗,从种种苦恼中自我解脱。
这两种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一些片面性
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有利于人类进步
人与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观察事物时善于选择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准确的概括是:
衣钵传人
完美与完整
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一朋友说,老娘84岁了,一人在老家,愈来愈为老娘一人孤居而不安。想将老娘接来,又担心恰逢“七十三、八十四”这一关口(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中有寿命之坎儿一说),再一换新环境,不适应,万一出事。同时担心老娘因琢磨这个“七十三、八十四”而有心理压力。另一位朋友出招:当初自己老娘84岁时也是瞎琢磨,时常念叨。他就骗老娘说,“七十三、八十四”是孔子、孟子去世的年龄,他们都是男人,这实际上就是与女人无关,女人没有生命坎。他一说,家人都迎合,老母亲也就真信了,结果活到了93岁。
可从这段文字得出的结论是:
人的健康与性别密切相关
老年人群是迷信的重灾区
迷信侵蚀国人的心理健康
健康状况与情绪呈正相关
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认为,鱼是具有社会智商的动物,它们不应被称为动物王国中的笨蛋。研究组的科学家们说,鱼类不是简单地凭本能行事,它们很机灵,有控制能力,甚至很有教养。三位来自爱丁堡、圣安德鲁斯和利兹大学的专家说,科学界在最近几年里对鱼的心理和心智能力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学家富勒姆·布朗、凯文·莱兰和延斯·克劳斯在《鱼类和渔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说,目前鱼被认为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他们说:“过去鱼类被看作单调乏味、脑袋只有豌豆大的笨蛋,只会受‘本能’驱使,仅有的一点儿行动灵活性也被它那臭名昭著的‘三秒钟记性’严重阻碍了。如今这种说法已经一去不返了(或者至少是过时了)。”现在,鱼被认为充满着社会智商,运用马基雅维利式的策略,诸如操纵、惩罚和顺从,表现出固有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合作来勘查敌情和捕捉食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鱼可以识别各自的鱼群伙伴,社会威望,甚至相关的人际关系。科学家们也观察到它们会使用工具,修筑结构复杂的窝,还表现出长期的记忆力。科学家们补充说:“尽管对于那些习惯于以脑容量来事先判断动物智商的人来说这看起来非常特别,但是在某些认知领域,鱼甚至可以和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他们说鱼是最古老的主要脊椎动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化出复杂多样并且有适应能力的行为模式,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抗衡。科学家们说:“这些进化就是重新评价鱼类行为灵活性的有力依据,并且突出了有必要进一步了解鱼类刚被认可的行为和社交复杂性的进化过程。”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过去鱼类被认为是动物王国中的笨蛋,只凭本能行事,只有“三秒钟记性”
现在鱼类被认为是充满社会智商的动物,有固有的文化传统,有教养
关于鱼类的行为和社交复杂性的进化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鱼虽然脑容量小智商很低,但这并未妨碍其进化出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