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曾出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纪昀以“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对出下联,这副对联既可以顺读也可以逆读,被称作回文联。数学中也有类似回文数,如212、37473等,则三位数中回文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乙、丙、丁都没派去
乙、丙、丁都派去
而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构成和积累,正是包括这种塑造其自身文化、传统、宗教内在吸引力和感化力的国家公关能力,更包括以国家主动出面来推销、强化某种价值观、生活方式、甚至是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实力。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绝非仅仅是军事和意识形态之争,更是国家政府公关层面上的较量。苏联垮台,原因既有美国“星球大战”这一战略“阴”谋之功,也有“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那些伐谋攻心之力。
这段话主要阐述了一个国家“软实力”:
所指代的内容
和“硬实力”之别
应发挥的作用
作用范围比较特殊
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两人都选派
两人都不选派
选小张,不选小王
选小王,不选小张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在法国人到达北美之前,这片土地早已住着土著居民北美印第安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早在3万至1万年前便陆续通过亚洲东北角当时与北美仍接壤的地带(即今白令海峡)(去掉逗号)来到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的非冻土地带居住下来,有的继续向北美东南部扩散,直到大西洋沿岸和南美尖端。一般认为,这里最早的土著人属于亚洲的蒙古种族,当时亚洲还处在石器时期,这从当代加拿大发掘出来的石制器具和武器可以得到佐证。
上述文段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
大西洋沿岸
阿拉斯加
加拿大
美洲
春节期间,省图书馆邀请多位书法老师免费为读者书写春联。现场书写的春联中有188副不是刘老师书写的,有219副不是陈老师书写的,刘、陈两位老师今年一共书写了311副春联。问陈老师今年一共书写了多少副春联?
208
171
140
126
市电视台向150位观众调查前一天晚上甲、乙两个频道的收视情况,其中108人看过甲频道,36人看过乙频道,23人既看过甲频道又看过乙频道,则受调查观众中在前一天晚上两个频道均未看过的人数是:
17
22
29
38
将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的生平经历、文学造诣及身后影响作对比,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有专家认为,将汤显祖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就人格的魅力,还是就文本美感而言,汤显祖都是不逊于莎士比亚的。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专家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汤显祖的人格魅力及其文本的美感均高于莎士比亚
汤显祖在西方的影响要大于莎士比亚在东方的影响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不愿意别人用他人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东方的威尼斯”是逊色于真正的威尼斯的
局长找甲、乙、丙三位处长谈话,计划与甲交谈10分钟,与乙交谈12分钟,与丙交谈8分钟。办公室助理通过合理调整三人交谈的顺序,使得三人交谈和等待的总时间最少。请问调整后的总时间为多少:
46分钟
48分钟
50分钟
5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