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快餐文化开始_______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校园。以快餐阅读为例,时间和精力没少花,却可能收获寥寥。要想真正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传统阅读仍是上选:就阅读效果而言,二者不能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靡一时 混为一谈
蔚然成风 等量齐观
大行其道 相提并论
大张旗鼓 一概而论
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人们对它已是_______,而洛书出于何处,一直_______,没有定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可厚非 莫衷一是
了然于胸 疑窦重重
如数家珍 扑朔迷离
妇孺皆知 影影绰绰
换城消费:指由于两个城市之间交通便捷,物价高低不一,市民经常到对方城市购物的消费方式。
下列属于换城消费的是:
北京市民小汪告诉记者:在北京6块钱一斤的红富士苹果,天津10元能买4个;北京80元一桶的食用油,天津才65元
每次听到珠海有商场搞促销,深圳的李女士都会兴高采烈地赶去血拼,半天时间,家里就满是她的战利品
赵女士每次从韩国回来,都在机场免税店买一大堆化妆品,这比在国内购买同一韩国品牌省不少钱
黄先生在南方某市工作了七八年,眼见物价一路狂飙,准备卖掉自家房子,和妻子一块回北方老家养老
霸王条款是指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霸王条款的是:
某美容院告示:因已投保,如需要索赔需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
某餐厅告示:请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丢失本店概不负责
某些商场在促销广告中规定:本商场对促销活动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某房东提出,每个月增加500元房租,否则就不与租房者签订房屋续租合同
过去的25年中,尽管经历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始终没有减退,背后最主要的推力就是个人信贷业的异常_______,尽管个别客户可能破产,但总体上,个人消费信贷是_______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活跃 节节攀升
频繁 安然无虞
繁荣 有利可图
发达 高枕无忧
知识产权广义上是关于无形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是通过排除他人的主张和干预而独占智力成果的开发和使用,进而获得独占权益的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____________属性,财产理论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理论。具体到知识产权与公共领域的二元关系中,则是一方面强调权利人作为财产权主体控制其权属范围内的一切资源而排除资源自由流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将公共领域作为知识产权潜在的“对手”,主张公共领域的边界和层次的发展压缩了知识产权的权属范围,限制了知识产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的功能实现。
为了避免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损耗,通过财产制度赋予主体对特定资源的所有权,可以确保资源的使用受到合理规范和控制。同时,财产所有权的确立在减少资源损耗的基础上增加财产使用带来的收益,引导财产主体进一步投入、开发和使用资源本身,形成资源不断增值和收益的良性循环。
智力成果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属性,在创造、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公有物的悲剧”中资源过度使用的困境。然而智力成果缺少法律制度的规范而允许不受限制的自由使用,造成的不利后果则是权利主体无法就智力成果的价值进行有效的收益,最终导致智力创造活动激励不足而无以为继。巧合的是,财产化智力资源能提供充裕的行为激励而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理论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依托财产理论实现重要的制度功能——鼓励智力创造活动,这又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相契合。
问题在于,财产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资源的财产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阻碍后续开发和使用行为。知识产权领域也有类似的矛盾。在传统的生物制药领域,基于专利申请而不断增加的专利数量不仅没有进一步促进研发创新,反而由于权属复杂分散难以整合而导致后续研发的成本过高,最终阻碍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类似的,版权领域内的演绎行为的权利传统上归属于作品原作者。然而,滑稽戏仿等创作行为本身是对原作品进行丰富和发展的合理手段,通过转化性的创作来体现不同于原作者的目的和意图,能有效丰富社会整体文化技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实践中各国在版权立法方面将滑稽戏仿规定为版权的例外并允许类似行为的实施。显然,坚持绝对的演绎权利必然压缩演绎作者创作的空间,抑制基于原作品的演绎行为。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在理论构建过程中不能依赖财产化思路将智力资源完全专有化,而应该在财产化的过程中兼顾其他策略来实现知识产权的制度目的。
这篇文章着重说明的是:
知识产权过度保护也将造成危害
知识产权实质上是财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与公共领域的相互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需注意其两面性
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在延续。所谓消费升级是指消费者对更能满足自己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消费升级的是:
现在收入多了,生活水平高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想要提高消费档次
某机构研究发现,中国家庭2019年在生活消费品方面的开支预计相较去年增长5%
中国人对包装食品、饮料、护肤品、洗发水和处方药等快速消费品的消费呈增长趋势
越来越多中国人付出更多成本,去享受健康、快乐、体验好且富有内涵的高端商品和服务
2014年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3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4个百分点;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5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2014年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0.4%、0.4%、0.3%和0.2%,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下降0.5%和0.3%。
2014年1月份,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酒类价格下降2.0%,烟草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上涨5.3%,服装价格上涨2.0%,鞋类价格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9.2%,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1.1%,西药价格上涨0.6%,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8%,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0.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5.9%,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旅游价格上涨14.9%,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6%,文娱圈价格上涨2.1%,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6%,建房及装修材料上涨1.7%,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2%。
在列举的食品类型中,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跌幅不足0.10个百分点的有几个:
5
4
3
2
文化产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源于对文化作为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研究,是从产业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这正是原有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相对薄弱甚至相对忽略的,是仅依靠原有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难以支撑的研究领域,也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学科建设支撑的领域。
这段话意在说明:
建立文化产业学学科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学将取代文化创意学
原有文化创意学科群相对薄弱
发展文化产业学所面临的困难
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语意上的“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电视上每出现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女,买什么?”
在“美女”中,“美”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了。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一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女性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有很多词已经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动辄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动辄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被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反而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与商榷,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苏联解体以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女”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男人”和“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的恰恰是语义的匮乏,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美女”一词的滥用是词语滥用的发端
俄罗斯人互称“男人”“女人”体现了语言泛化问题
运用频率越高的词语,其意义也就越抽象
现代意义上的大师和传统意义上的区别在于包括了二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