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要将全体运动员排成方阵,老师按人数粗略估计进行第一次排列,发现多出99人,于是又将每行和每列多加了4人进行排列,发现缺少37人。问学校共有运动员多少人?
256
289
324
361
某单位有老陶和小刘等5名工作人员,需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中午值班,每人一次,若老陶星期一外出开会不能排,小刘有其他的事不能排在星期五,则不同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36
48
78
96
两反射镜面I、II成5度角放置,光线入射镜面I的入射角为30度,然后在两个镜面中来回反射,则光线第一次从镜面I上重新反射出来的初射角为:
30度
40度
50度
60度
已知下列三个判断为真:
(1)要么甲出差,要么乙出差,要么丙出差;
(2)如果甲出差,那么丙就出差;
(3)丙因工作忙走不开。
由此推出的是:
甲出差,而乙不出差
乙出差,而甲不出差
甲出差,乙也出差
甲不出差,乙也不出差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关于这次修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写入了《宪法》序言
将坚持“五项原则”修改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删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近几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派驻工作组、第一书记等驻村帮扶力量,为贫困农村带去了________的领导、________的思路、________的资源保障,破解了农村发展的人才之困。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强劲 开明 充分
强硬 明晰 丰富
坚强 开阔 有力
坚毅 明确 充沛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曾数次面临来自微生物的致命威胁。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霍乱等流行病曾________人类社会数千年。每一次大流行后,它们都会突然________,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荼毒 杳无音信
摧残 烟消云散
蹂躏 无影无踪
肆虐 销声匿迹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转型、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重庆、湖南、四川等传统劳动力输出地,正迎来返乡创业的热潮。这些创业者中,既有返乡的农民工、企业管理者,也有大学生、公司职员等,他们怀着浓浓的乡情,抓住家乡发展的大好机遇,带着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回乡打拼。在中西部的一些地方,返乡创业的企业数量和创造的产值,已占据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这一趋势方兴未艾,它给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中西部返乡创业主要受益于东部的发展转型
返乡创业热潮主要出现在传统劳动力输出地
返乡创业成为推动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返乡创业已成为撬动中西部地区转型的新杠杆
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由此( )。
从欧洲走向东亚
从部分成功走向全面成功
从亚洲走向全球
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