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GDP为187318.9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自2016年起,若我国水风核电年产量均按2006~2015年平均增速增长,则202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将为:
84.2百万吨标准煤
85.8百万吨标准煤
132.5百万吨标准煤
143.6百万吨标准煤
在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中,2019年产值年增量最大的是:
滨海旅游业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油气业
海洋工程建筑业
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海洋污染事故次数为:
20次
30次
40次
无法判断
2003年—2007年,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超过3%的是哪几年:
2003年和2004年
2003年与2005年
2004年与2005年
2004年与2006年
按表中数据计算可知,2004年该省GDP总量比1997年增长:
204.45%
210.45%
104.45%
110.45%
2003年以来,全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9.1%;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年均增长3.4%;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3%。
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571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超过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人均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为5公斤、25公斤和93公斤,比2002增长了27.7%,8.8%和15.9%,年均分别增长2.8%,0.9%和1.7%;人均猪牛羊肉、禽蛋、牛奶和水产品分别为45公斤、21公斤、27公斤和42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长17.8%、18.2%、166.8%和35.0%,年均分别增长1.8%、1.9%、11.5%和3.4%。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其中,稻谷亩产量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长8.0%;小麦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长28.1%;玉米383公斤,增长16.7%。2011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为2148公斤,比2002年增长72.2%,年均增幅为6.2%。
与2002年相比,2011年全国下列产品中人均产量增幅最大的是:
牛奶
棉花
水产品
油料
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2006年增长约:
2.46倍
3.46倍
3.57倍
2.57倍
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
全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
2011年全国全年夏粮和秋粮的产量比2010年平均增产:
3.8%
4.5%
3.4%
2.9%
2010年江苏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和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0%和13.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2:53.2:40.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5亿元,增长3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731亿元,增长13.0%,占GDP的比重为40.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增长38.0%。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城乡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
2010年江苏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连续7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3235.1万吨,其中夏粮1105.3万吨,增长0.2%;秋粮2129.8万吨,增长0.1%。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5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棉花面积为23.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万公顷;油料面积57.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9万公顷;蔬菜面积为121.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5万公顷。
2010年江苏棉花、油料和蔬菜播种面积比2009年增长了:
1.41%
1.43%
1.45%
1.47%
相对于2001年,10年的销售份额增长率最大的车型是:
B级型车
A级型车
A0级型车
A00级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