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条件是指没有条件就没有结果,有条件未必有结果的判断关系。它是与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相对的一种条件。
下列不属于必要条件关系的一项是:
只有认错,才能改错
天下雨了,地面一定湿
不尊重别人,就不能被别人所尊重
只有马儿吃足草,马儿才能跑的好
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与( )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洞若观火∶凿壁偷光
和盘托出∶真相大白
东施效颦∶沉鱼落雁
苟且偷生∶奄奄一息
脚∶车胎∶履带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罗盘∶日晷∶星空
毛笔∶眼睛∶手指
飞镖∶子弹∶鱼雷
镜子∶灯光∶清水
排量∶油耗∶成本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火候∶口感∶食物
距离∶重量∶邮费
纬度∶气候∶生态
营养∶新鲜∶健康
歌曲∶( )与( )∶动作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旋律 舞蹈
歌手 交涉
传唱 表现
优美 夸张
公司∶经理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邮局∶邮差
餐厅∶厨师
火车∶司机
大学∶校长
竞争 对于( )相当于 关系 对于( )
竞赛 亲密
残酷 关联
比赛 疏远
激烈 融洽
旋律∶歌词与( )在内在判断关系上最为相似
形状∶色彩
食物∶生命
义务∶责任
目的∶动机
①说起挖井的技术与历史,国人最可自豪。据说甲骨文中就有“井”字,华夏民族的祖先们早就知道用石头做成铲子可掘地寻水了。有科学史家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一项重大发明,并在11世纪传到欧洲,影响极为深远。
②近代地质科学建立后,人们对地下的好奇心有增无减。而研究岩芯,是地质科学家最偏爱的手段之一。岩芯就像地球的“起居注”,一天不落地记录了地球的生活作息和成长经历——地球的体温怎样变化?地球偷偷埋藏了多少宝藏?大地为何震动?火山为何喷发?地球如何从最初的“水深火热”变为养育万物的“母亲”?这些问题的答案,岩芯里几乎都有。倘若能够让地球亿万年沉积下来的岩石重见天日,那无疑是最理想的研究载体。
③于是,人类开始联合起来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打千米以上的深钻孔。目前最深的钻井是苏联打的,深达12262米;次深的是德国9101米的KTB深孔,两孔深度均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终于研制成功了属于自己的钻探利器“地壳一号”。这个钻机有何能耐敢称“一号”?通过一组数据,我们便可知晓:组装前的钻机设备总体积6000余立方米,总重量1500多吨,其中长度超过10米的结构件33件,单件最大长度13米,单件最大重量约40吨,需要50辆长21.5米的六轴重型拖挂运输车才能装下。这些巨型部件经过9个复杂的步骤安装完成后,整个钻机约20层楼高,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大。钻机钻深预计可达万米,最大勾载700吨,相当于12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总功率4610千瓦。“地壳一号”不仅庞大,更兼具灵巧。它真正实现了钻机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工人只需在操作室触动按钮和监测,钻机设备就可自动完成全套动作,既高效又安全。
④预计“地壳一号”所在的大庆油田“松科2井”将与已经完成的“松科1井”钻探成果一起,构成完整的白垩系岩芯。白垩纪既是恐龙大繁殖时期,也是发生大灭绝的时期。现在的研究显示,白垩纪是地球不断升温的时期,和现在很像,其平均气温比今天高10摄氏度左右,这一时期的地层会完整地记录那时的环境变化。这些成果,将对我们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另外,大庆油田之下是否埋藏着更深的“油盆”,也有待“地壳一号”给出答案。
“地壳一号”的预期成果将与下列哪项研究关系最为密切:
全球气候
物种灭绝
机械制造
地球构造
医生∶检查∶诊断病情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警察∶警局∶逮捕犯人
厨师∶烹饪∶品尝美食
演员∶表演∶吹拉弹唱
教师∶讲课∶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