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与污染企业应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但是现在环保局“失节”,委身于污染企业,甘当污染企业的_______。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护身符
保护伞
挡箭牌
和事佬
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生物链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物链的是:
微生物—小鱼—大鱼—鲨鱼
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植物的叶和果—昆虫—鸟—鹰
水—云—雨—水
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某一个体所具有。集合概念所涉及的关系不同于类和分子的关系,也不完全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组成类的各个分子都必然具有类的属性,而组成集合体的个体却不具有集合体的属性;整体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而集合体则是由同类的个体组成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粗词在当前语境下所反映的概念不是集合概念的是:
人定胜天
主权在民
羊入虎口
正义之师
当前,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要努力提高“两个比重”,即: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再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姻亲是指男女结婚后,配偶一方和另一方的亲属之间形成的亲属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姻亲的是:
张明和王梅结婚后,王梅的弟弟与张明之间
王峰和苏洁结婚后,王峰的弟弟与苏洁的妹妹之间
吴凯和马月结婚后,吴凯与马月的父亲母亲之间
赵天和刘蕾结婚后,刘蕾的二姨与赵天之间
2004~2008年江苏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进口额年平均增加额(分别用表示)之间的关系是: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的宝贵经验。_________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打好改革攻坚战,就要在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越是要啃硬骨头、涉大险滩,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既有平衡。这就要求改革的步伐慎之又慎、方案优中选优,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___________。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才能有根基。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三者落脚点、结合点就在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_______。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同时更要认识到,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发展成果的支撑,快速发展恰恰是改革推动
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稳妥就能总揽全局,保证改革大业顺利推进;顾此失彼就会交学费、吃苦头
①②③
③①②
②①③
③②①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对邻里关系感到“不满意”的受访市民中,主要原因是“视同陌路”的占比比“习惯不同”多几个百分点:
13.5个百分点
15.7个百分点
17.5个百分点
18.9个百分点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旅游费用一定会上涨
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上海至广州的高铁开通,上海飞广州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重大节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