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宫殿的名称与典籍不直接相关的是:
两仪殿——《周易》
明德殿——《大学》
关雎宫——《诗经》
坤宁宫——《论语》
今天,正风反腐之下,有些干部感叹不舒服、不自由了。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心理与其对自由的观念看法密不可分。诚如马克思所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然而道理容易明白,但在潜意识和直观感受中,有人还是把自由视为不受限制、没有约束,或者少受限制、鲜有约束。问题是,无所限制的自由必然是扭曲的,也是不真实的,只能存留于想象之中。谁要真是如此任性地看待自由,无所顾忌、不知敬畏,谁就终将付出惨重代价。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自律是前提和保障,自由是目的和依归
构建在自律基座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
不能恪守自律,就会导致身心双重的不自由
( )之于 实事求是 相当于 南辕北辙 之于( )
按图索骥 方枘圆凿
上下求索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声东击西
量体裁衣 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共识度是网民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衡量网络舆论场正负能量和理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此,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推出国内首个“网络舆论共识度”指标体系和季度报告,旨在为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研究和社会舆论的理性引导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决策依据。根据研究报告情况,2015年第一季度舆论共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舆论共识度”在波动中有所提升。通过研究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舆论共识度”呈现出波动中提升的状态,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就热点舆情事件意见趋于一致。
二是“网民正能量指数”走高。2015年第一季度的“网民正能量指数”,由1月的0.38,2月的0.35增至3月的0.67。
三是反腐倡廉长期占据“政府认同度”首位。检视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反腐倡廉类事件众多且处于舆论关注高位,更以政府认同度3.9,4.0,3.8的高分分别占据各月榜首,成为政府认同度最高的一类舆情事件。
四是政府舆情危机处置仍待改善。相比反腐倡廉的高度“政府认同度”,突发危机类事件的“政府认同度”处于低位。
在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中,反腐倡廉类事件众多且处于舆论关注高位,更以“政府认同度”3.9,4.0,3.8的高分分别占据各月榜首,成为政府认同度最高的一类舆情事件。这说明:
政府强力反腐受到社会的认可
反腐倡廉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网络舆情有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在信息时代,政府公务员都是公众人物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
前者所讲的“实际”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
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
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组织机构的标志与其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今天的我们几乎生活在一个高度格式化的时代,外出旅行要追逐各种攻略,购物消费要参考各种清单,本来非常个人化的生活,阅读方式也被各种标签所左右,“丰富”得千人一面,“个性”得人人相似,“鸡汤”得一望便知,也许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共有病症。在重复与转发里寻找自己,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感官、思考和行动去接通这个世界,去介入真实的生活。失去了真实的切近和独特的感受,失去了质朴与真诚,心灵单薄如纸片,思想空空纸上行,读者自然不会喜欢。好散文难觅,终究还是写作者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有平常心的文字少了,写作者也缺少生动有趣的闲心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缺少真心,散文的价值首要是一个真字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写作者心灵不够饱满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读者的流失
数字孪生是指物理空间中的对象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模型,该模型通过传感器随时获取真实物体的数据,并随之一起演变、成熟甚至衰老。利用该模型,人们可以对物理对象进行分析、预测、诊断或者训练,从而优化和决策。这个数字模型就像是真实物体的孪生兄弟,因而得名。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座城市,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均可拥有数字孪生模型。数字孪生并不是全新技术,而是建模仿真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新发展之一。
下列关于数字孪生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本质是真实物体的数字化模型
是制造领域研发出的最新技术
与物理对象间保持动态的关联
因模型与真实物体的关系得名
幻觉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产生的一种真实生动的知觉。幻觉是知觉障碍的一种,主要有幻听、幻视、幻触等,它多出现在精神病状态下,正常人有时在紧张、疲劳、高烧等条件下也可能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幻觉的是:
病人把天上的云彩,通过想象感知为飞舞的仙女
太阳早上看起来往往比中午的时候大一些
胆小的小陆在走夜路时,看到远处的树木以为是劫匪
妈妈上班一走,小峰就在家看起了电视,但总觉得不时听到妈妈的脚步声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哪一情形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