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家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我国军委主席有任期限制,需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我国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019年末,我国80后、90后、00后人数分别为2.21亿人,2.08亿人,1.63亿人。
2019年末我国10后人数约为:
1.52亿人
1.63亿人
1.88亿人
2.02亿人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黑龙江是中国的内河
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
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位于珠江流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是: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出口拉动
投资推动
2017年7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595.8亿元,较2015年增加1939.9亿元,增长9%。其中,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9%,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超三分之二。
2016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512.53亿册(份、盒、张)。其中,出版图书49.99万种,重版、重印23.75万种。
2016年我国图书重版、重印率约为:
4.6%
9.8%
19.8%
47.5%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物质资源
环境资源
资金投入
人员投入
关于我国农业国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五大牧区的简称为新、藏、青、蒙和陇
南北方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别是甘蔗和甜菜
“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
红壤是一种粘性酸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按照法定授权而获得行政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未经行政确认的行为一旦实施,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慈善法》规定的是:
慈善组织的设立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通常可以进行投资
慈善组织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慈善服务
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
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