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今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说,信息就是力量,信息、传播信息的技术与基础设施、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构成了全新的权力来源。遍布全球的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的网络传输速率、日趋完善的移动便携式互联网终端,以及高速扩张的建立在人际关系网络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媒体运用,使得信息流高速、实时地实现着跨国运动。视频网站与社交网站的出现,又使得那些具有简单化、符号化、碎片化的信息流,更容易被传播、关注,也因此更容易得到响应。能够影响这种信息流动的行为体,其权力会得到增强,反之,则被削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媒体运用:
改变了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
扩大了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
推动了权力来源要素的重构
加剧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均的情况
很多经济学家统计,印度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前景光明,因为它将逐步收获“人口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增长26%。这些年轻劳动力将显著降低人口的抚养比,从而提高储蓄率,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前提在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提供足够的培训。印度欠缺的也正在于此,研究显示,尽管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280万。但印度每年仅能培训310万人,只是新增人口1/4,剩下的3/4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口红利”能推动经济起飞
出生率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高出生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欠缺阻碍经济发展
南京市农村劳动力最集中的年龄段是:
20岁以下
20-30岁
30-50岁
50岁以上
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营销体系与本土市场营销体系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国内市场一些较为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海外市场,如果照搬国内市场营销策略,那么就可能在开拓海外市场中受挫。而采取适宜的地域差异化营销策略,对提升海外市场营销效果,促进海外市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实际上,绝大多数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跨国企业是成功的企业,当然,一些没有采用差异化营销战略的跨国企业也有取得成功的。然而,所有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
如果上述陈述都是正确的,那么下列陈述中也必然正确的是:
所有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的跨国企业都是成功的跨国企业
一些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的跨国企业是没有采用差异化营销战略的跨国企业
绝大多数成功的跨国企业是采用过差异化营销战略的跨国企业
一些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的跨国企业不是成功的跨国企业
科技是实现文化创意、放大文化效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文博行业,新技术不仅帮助文物从“抢救性保护”迈向“预防性保护”,还提供文创手段和思路。比如数字技术,相较于过去的胶片拍摄,敦煌数字壁画不会褪色,而且清晰度大幅提高。这些逐渐积累起来的数字素材,成为敦煌发展文创的资源库,不仅可以用来设计实物文创产品,还可以制作视频,让壁画中的人物动起来,更具观赏性。再比如利用数字化解析技术,在异地展览中再现代表性洞窟,人们徜徉其中,仿佛在真实的莫高窟中游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数字技术,令敦煌再次高光闪耀
科技赋能,让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敦煌文化,借技术加持破壁出圈
传统艺术,以别样方式创新讲述
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是( )。
12岁的小博在电脑方面天赋异禀,被一家IT公司破格录用
小丹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一年
由于订单量激增,公司要求员工近两个月每周只能休息一天
小林不能胜任单位安排的工作,单位直接解除了与小林的劳动合同
下列做法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是:
甲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现工作,单位决定和他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满,丁所在用人单位不愿意续订劳动合同,该用人单位不必支付经济补偿
在试用期内,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乙和某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约定由于该单位给乙解决了本地户口,乙必须在该单位工作满三年,否则应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根据下列各种事实综合分析,预测最可能发生的结果是:
①电脑的普及
②电脑管理社会
③电脑技术者的伦理观念降低
④电脑管理情报的泄露
⑤电脑专业人才的增加
⑥企业整体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电脑犯罪率增加
个人隐私受侵害
电脑过敏症增加
从事管理工作的失业者增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的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都有充分的自主权。因此,他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由自己说了算。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商品生产的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就意味着由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商品生产经营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利这就意味着由自己决定生产什么
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了解市场行情和消费者的需求等,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每个商品生产的经营者虽然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在经营中也要顾及他人的利益
一则报告显示,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中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31.7%,30-39周岁人群占24.8%,40-49周岁人群占23.1%,50-59周岁人群占12.8%。对倾向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8年的38.4%下降了1.7个百分点;有4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8年的40.2%上升了3.3个百分点。
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中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近八成是18-49周岁人群
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有所上升
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18-29周岁人群在数字化阅读人群中所占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