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中国政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轮流参政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的重要机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作为此次普查工作的普查员,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尽可能采集每一位居民的详细信息,为社区发展和服务居民直接提供决策依据
告知所有普查对象此次普查工作采用网络自主填报方式进行
在入户开展工作时,如居民不配合,普查员可以不再登记该户居民信息
对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的人群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据测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到2013年将降低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升。
根据上述文字,对“人口抚养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人口抚养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越高,“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劳动力供给越充分,“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主,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狩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著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然而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以下哪项与上述情况相冲突: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针对教师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
博物学家: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了解到大蜥蜴,一种新西兰的爬行动物,在南部岛屿已濒临灭绝。但是,因为南部岛屿大蜥蜴与北部岛屿大蜥蜴被认为是同一种类的生物,所以没有必要去保护它们。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南部岛屿大蜥蜴是一种仅在那个地方发现的、与众不同的生物。因为人们现在知道如果南部岛屿大蜥蜴灭绝了,那么这个种类的大蜥蜴就会因此全部灭绝,所以人们不得不防止它们灭绝,即使这意味着要杀死许多以它们为食的没有灭绝危险的自然捕食者。
下面哪一项最有助于证明博物学家论述的合理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地球上的生物数量,人们应当采取措施来保护所有当地的动物群体
当一动物有死亡危险时,人们有义务帮助挽救它的生命,即使这样做会妨碍到其他动物或人类的健康或幸福
某一地区性的生物灭绝不会迫使人们去尽力防止它的灭绝,而全球性的生物灭绝则迫使人们努力去保护它
应该控制故意和非故意地影响到动物生存的人类活动
视网膜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拥有一件物品或一项特征时,他就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其他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物品或特征。
以下不属于视网膜效应的一项是:
部门主管老宋心胸开阔而乐观,总能发现员工的优点并发挥他们的潜能
老王藏有一件明代瓷器,他热衷于结识同样收藏明代瓷器的爱好者
小李常抱怨别人对他说话时比较急躁,而事实上他自己的脾气也很不好
小刘看见有两个人穿的和她一样,她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相同的衣服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而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因此,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建国以来,新生婴儿死亡数量的减少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建国初期,国家正从战乱转向和平,全国形势仍不稳定,人口数量远低于现在
建国初期,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人们的营养水平比现在差得多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水平比建国初期有很大提高
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地质史上历经数次漫长的岩浆活动,形成独特的“天然矿石博物馆”。尤其在该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区,分布着一条条伟晶岩矿脉,出产碧玺、石榴石、水晶等多种宝石。经过仔细勘探,宝石学家在这些伟晶岩矿脉中,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宝石,外表呈柔和的粉红色,晶体大而透明,杂质与裂纹极少,令人爱不释手。考察队回到美国后,宝石学家提议以热衷矿石收藏的大银行家、此次考察的赞助商约翰·摩根命名这种宝石,摩根石由此登上了珠宝界的舞台。
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五彩斑斓的宝石
摩根石的诞生
神奇的马达加斯加
天然矿石博物馆
科技发展蕴藏着进步力量。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为健康事业插上了智能翅膀。从可穿戴设备掀起健康管理热潮,到影像辅助技术用于病灶精准识别,再到远程医疗让大山里的病人也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服务,技术红利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深刻改变着医疗服务模式和理念,为构建新型医疗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好前景。同时,________________。比如,数据是智能医疗的基础,但目前医疗健康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和智能化尚有待提升。我国拥有上万家医院,每年产生的医疗健康数据规模巨大,但绝大部分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又如,当前人工智能产品数量可观,但质量参差不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亟待攻克一些核心技术短板、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破除政策壁垒,优化产学研成果转化机制、激发创新的动力,也需要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埋头攻关。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推动智能医疗行稳致远。
也要看到,技术进步回避不了伦理道德问题。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造福人民的初衷。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在医疗服务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科技创新攻关的方向。与此同时,也要处理好医疗人工智能在主体资格、侵权责任、数据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安全、可靠、可控的技术产品,更好服务医生、患者和医疗事业。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健康中国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为实现“健康中国”拓展了新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筑牢技术创新的基石,擦亮造福人民的底色,智能医疗时代大有可为。
本文与以下哪一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举措有关?
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发展健康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完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