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现在人们所吃的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味道,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数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在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
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安全的。
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一般来说,在安全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健康是有益的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小刘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
小张说:如果小刘喜欢离散数学,那么他会报考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小王说:如果小刘不喜欢离散数学,那么他会成为算法程序员。
小赵说:如果小刘不报考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他不能成为算法程序员。
如果小张、小王、小赵的论断均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小刘报考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小刘没有报考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小刘喜欢离散数学
小刘不喜欢离散数学
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思维,而高估无意识的人的思维,甚至一个成年人显然在进行思考时,他们也认为这个人并非在思考着;他们似乎对自己或其他人可能在思考什么,没有多少认识。同时,他们却高估某个沉睡中的人所具有的自我知觉和决断能力。
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是:
成年人对人类思维的判断是比较合理的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不太成熟和稳定
沉睡中的人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并不容易为人所了解
学前儿童也是在积极主动地作出心理判断
一些美好的习俗被发扬光大起来,一些古老的风习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现在我们也燃放爆竹。但是谁想到那和“驱傩”之类的迷信有什么牵联呢?现在我们也贴春联,但是有谁想到“岁月逢春花遍地;人民有党劲冲天”“跃马横刀,万众一心驱穷白;飞花点翠,六亿双手绣山河”之类的春联,和古代的用桃木符辟邪有什么可以相提并论之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里是充满青春的光辉了
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是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
这一切,是和许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巧匠绝技和群众的美学观念密切联系起来的
我们现在有些过年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史迹中去
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决策者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不是其正当文化。他们认为,人们会为了投票的机会而放弃近期的安全和稳定。他们利用军事干预来推行民主价值观,而没有考虑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忽视了他们希望去说服的那些人的价值观和利益。
上面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因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犯了不少错误
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一味地干预而没有考虑他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利益
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三大错误
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四大错误
俗话说,人的行为是最无法预料的。如今这一说法受到了模拟群体恐慌的计算机模型的挑战。群体恐慌现象导致无数人在火灾或人群拥挤中丧生。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可以用方程式表达。这一计算机模型可以估计出从建筑物里疏散人群要用多长时间,以及有多少人可能被困或丧生在建筑物内。这一复杂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因子取自工程手册、有关人群灾难的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与正常情况相比,处于恐慌中的人群移动起来要快得多。于是人群挤成一堆,互相推搡,导致出口堵塞。接着,跌倒或受伤的人阻碍了人群的移动,使得人群更为恐慌。在这个时候,人群变得和兽群一样,大家为了求生向前冲,却忽视了其他的出口,因此常常带来悲惨的结果。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学和厄特沃什大学以及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运行了一个模拟足球场观众席上逃亡人群的程序。这个包括200人的人群试图通过一个1米宽的出口逃生。他们发现,不安的人群在出口周围挤成了弧形。当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增大时,弧形会逐渐压紧,导致那些被挤入出口的人纷纷倒地,从而进一步阻碍人群的疏散。这些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欲速则不达效应”。他们说:“在发生火灾时这种情况尤其让人觉得可悲,人们慌乱逃生反而会减少自己的生存机会。”他们建议说,除了确保建筑物有足够多宽敞的出口以便快速成疏散人员之外,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还应该在出口之前设置不对称的圆柱,来防止人群形成危险的弧形。建筑设计师应该保证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开阔的地方。这样的开阔处会使人流速度降低大约1/5,因为人们到达开阔地带时总会设法挤到他人的前面去,而当走廊重新变窄时,就会导致危险的拥挤。对于处在恐慌人群中的人员,研究人员建议说,把个人主义和群体本能结合起来是逃生的最佳方法,一方面留心最近的出口,同时注意观察其他人是否也找到了出口。
对文中的有关概念,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含义是相同的,均指计算机模拟逃生的程序。
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与人群的拥挤程序成正比,与人群的疏散速度成反比
“各项因子”中的“因子”与“恐慌因子”中的“因子”不同,它是来自于许多资料的一组数据
“欲速则不达效应”是指人群疏散得越快,越容易导致悲剧的产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200万人过早地被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各种疾病死亡率之首,而“中风”则是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如果用“养神3分钟”自我治疗预防,每年可使全世界少死300万人,一年也可使我国少死60万人,因为“中风”多发生在夜间,最危险时刻是醒来的“一刹那”。但有绝招可防这“一刹那”,即在苏醒时,养神3分钟,定可逢凶化吉。
本文主要谈的是什么病:
中风
高血压
心脏病
脑血管病
水是透明、没有颜色的,但为什么海中的浪花却是白色的:
因为水花中有气泡
因为水中的水分子相互摩擦
因为水花中含有沙石
因为海水的含盐量高
蝙蝠体内携带大量的病毒,会给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致命危险,但蝙蝠自身仿佛不受这些病毒的影响,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或许与蝙蝠是唯一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有关。蝙蝠在上亿年适应飞行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很多系统发生了变化,包括防御和免疫系统。一般来说,人类和其他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助于身体抵御病毒,但对某种病毒的过度免疫反应又有可能引发严重疾病,而蝙蝠的免疫系统恰恰能在与病毒共生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
以下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蝙蝠是一种最为古老的哺乳动物的物种,迄今有上亿年的进化历史
蝙蝠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抵御病毒侵袭,又不会引发过度强烈的免疫反应
蝙蝠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已经进化出可以防御各种病毒的超级基因
蝙蝠可以飞行是其能大规模广泛传播致命病毒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