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知识与思想、文风与人品、政治与学术,向来很难划开一道理性的界限,把本来只是经验和感觉的判断,常常当成评价一切的铁律。其实,元好问早就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刘因也曾说“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以下观点与原文意思最相符的是:
“文如其人”式的说法过于武断
凭感觉去评价人是不可靠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
识人的标准应多元化
要想扶持实体书店,让书店可以生存和盈利,必须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去买书、读书。否则如果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去实体店买书了,即使通过免去店租的方式来大幅减少书店的经营成本,书店也不可能生存得下去。
以下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潜在假设的是:
城市读书人群的数量正逐渐减少
图书零售是实体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实体书店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到店的人数
扶持实体书店有助于鼓励更多的公众买书阅读
南方有一句谚语“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意思是夏季高温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却使人感到闷热难耐。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人们很难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
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厂领导:我们厂一直很重视产品质量。
质检领导:这次检查你们厂有产品不合格。
根据质检领导的意思,以下一定为真的是:
是否重视质量我不确定,但这次检查你们厂有产品不合格
多数产品合格了,少数没有合格
有的产品合格了,有的没有合格
重视质量与产品是否合格没有必然联系
在商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数价格,如一双皮鞋的价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请问商店根据什么这样定价?
价格法
行业规定
经营者偏好
消费者心理
在商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数价格,如一双皮鞋的价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请问商店根据什么这样定价?
价格法
行业规定
经营者偏好
消费者心理
小亮是一名初中生,本学期设有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体育共10门课程,疫情期间他每天在家上7节网课,上午4节,下午3节,中午有休息。某天,妈妈下班后问小亮当天的上课情况,小亮卖了个关子,说出如下事实:
(1)只有一门课程安排了两节课,上、下午各一节;
(2)语文课是紧挨着数学课上的;
(3)体育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课后跳绳200次,我怕打扰楼下邻居,所以还没完成;
(4)物理课、化学课是在下午上的;
(5)没有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课。
对于当天的上课情况,可推知:
上了5门课程
上午上了体育课
下午第一节课有可能是语文课
有可能上了两节化学课
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有人说靠组织培养,有人说靠自身努力。实际上,二者并不_______。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进步既离不开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努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关
统一
重复
矛盾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规定,面试采用什么为主的方法进行:
无领导小组
文件筐
非结构化
结构化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列哪一项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甲、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出租人甲的儿子一旦结婚需要布置新房时,就终止合同
甲对乙说:“如果我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我一定请你吃饭。”
甲与乙签订夏粮买卖合同,约定11月中旬生效
甲与乙约定:如果甲晚上帮乙一起去打乙的仇人,乙就付给甲1000元钱